種蒲公英——張冬宇退伍歸來提出的這個想法,讓務農半輩子的父親無法接受。張冬宇像父親一樣執拗,來了個“先斬后奏”。
在吉林省梅河口市康大營鎮摸爬滾打四年后,27歲的張冬宇把致富理想變成了現實,賺了父親半輩子也賺不到的錢。今秋過后,張冬宇種植的蒲公英等藥材純收益有望接近百萬元。
▲故鄉的土地、兒時的蒲公英使張冬宇實現了致富的夢想(鄭智鏹 攝)
站在兒時玩耍的土地,張冬宇說,“趕上了好時候”。這個“好時候”是指拼多多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注意到以農村為主的下沉市場的巨大潛力,紛紛加大投入,搶占這片新藍海。
▲張冬宇選擇了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自己的產品(鄭智鏹 攝)
張冬宇成功的秘訣在于將蒲公英等藥材進行深加工,打出自己的品牌。他的蒲公英根茶入選了“梅河臻品”,更在今年成為梅河口市市長崔彥磊在拼多多直播間大力推介的產品之一。
▲4月份,梅河口市市長崔彥磊走進拼多多直播間推薦梅河口特色產品 帶動銷售額突破百萬(鄭智鏹 攝)
▲4月份,梅河口市市長崔彥磊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向全國網友推薦蒲公英根茶
2019年,康大營鎮在山地上種植蒲公英達5000畝,其中就有張冬宇流轉的100畝土地。此外,該鎮還將煎餅、雜糧等土特產品制成伴手禮,極大提升產品附加值。
2019年是梅河口市電商發展較為迅速的一年。這一年,梅河口市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47.5億元,同比增長23.84%;網絡零售額達到9.7億元,同比增長24.63%。
在梅河口市郊,投資超3億元的梅河口市電商產業園也于同年投入使用。梅河口市電商辦副主任李松巖介紹,目前,該產業園累計吸引入駐孵化企業和團隊多達74家。
▲梅河口電商產業園已幫助150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就業(鄭智鏹攝)
梅河口市東思北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店長魏娜幾年前從內蒙古自治區回鄉創業,在拼多多等電商平臺售賣當地冷面、粘豆包等特色農產品,入駐電商產業園后,銷售額更是猛增六倍多。
“公司70%以上的產品來自梅河口本地,最直接的效益就是節省了運費,提升了利潤空間。”魏娜認為,電商下沉農村帶動了農產品深加工企業涌入,這是電商企業快速成長的土壤。
▲魏娜和團隊的小伙伴正在進行直播前的準備(鄭智鏹攝)
記者了解到,這座電商產業園先后招募到150多名大學生創業者。截至今年8月,產業園給予他們創業資金支持164.7萬元。26歲的夏吉澤就是受益者之一。
夏吉澤說,創業初期,電商產業園就幫他尋找好貨源,幫他想辦法降低物流費,甚至連工位、倉儲也免費提供。如今,夏吉澤在拼多多平臺直播賣貨漸入佳境,今年收入有望破10萬元。
▲夏吉澤正在通過拼多多直播間推薦梅河口特色產品(鄭智鏹攝)
采訪中,記者發現,在這座電商產業園工作的人多是像夏吉澤一樣的年輕人。小夏的經歷,僅僅是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電商產業園眾多創業者的一個縮影。記者了解到,2020年1-8月,梅河口市電子商務交易額實現34.2億元;全市網絡零售額實現6.5億元,同比增長18.05%。網商數量從2020年初的5300多家,增長到6879家,帶動就業3萬多人。現代服務業內涵不斷升級,共享經濟、電子商務、遠程醫療、網絡直播等新業態健康發展,具有梅河口特色的數字經濟初步形成,梅河口成為青年人創新創業的幸福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