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材嬌小,但意志堅定,是這位紡織女工給人的最直觀印象。1993年初中畢業的徐艷茹進入了白城市紡織廠,成為了一名細紗擋車工。細紗擋車工作非常辛苦,接頭、換粗紗、預防斷頭和清潔機臺,每一道工序都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仔細認真。徐艷茹堅持早到晚退半小時,認真做好交接及準備工作,每次看機臺巡回走路十公里。
從曾經的白城市紡織廠到現在的吉林四季盛寶紡織有限公司,徐艷茹就這樣日復一日,堅持了27年。
27年間,她創新了細紗工序,用“甩管式”代替了“插管式”;她將操作質量100%、看臺量高于他人30%的成績,保持了23年;她用嫻熟的操作,干了相當于一名普通擋車工30年的工作量;看機臺的量,平均下來要比一名普通擋車工多出三分之一,多年累計量相當于一名普通擋車工三年看7臺機器生產。
27年間,經歷了工廠的改擴建與重組,每一次的轉變,徐艷茹都是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當看到廠房擴建,推行的三班工作制缺乏員工支持時,她主動做起自己身邊姐妹與徒弟的思想工作,并率先帶頭投入到三班制工作中;當看到公司重組,缺少看機臺人員時,她主動請纓,提出多看機臺,她的看機臺量由6臺增加到10臺;當公司開展創收增效活動,實施對班倒工作制時,她再一次迎接挑戰,率先加入到對班倒工作的行列中。
在這27年里,徐艷茹在自己不斷進步的同時,把機臺當成講臺,利用班中、班后、休息及中夜班轉班的時間,陪學員到機臺練習操作。學員們在徐艷茹細致入微地講解、手把手地傳教下,出徒考試成績總是優一級,產品合格率達到90%以上。20多年的傳授, 徐艷茹陪學員練習操作技術的時間,累計近8000小時,相當于多工作兩年半。
每當憶起風風雨雨27年的紡織生涯時,她常常會說:“這都是我應該做的。”多年的努力與汗水,成就了如今的徐艷茹。雖然已成為了工友們心中的楷模,但她依舊每天穿梭于紡紗機器間,認認真真編織著她的棉紗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