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兩會的召開在我省教育系統引發強烈反響,大家紛紛表示,一定認真領會會議精神,自覺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會議精神上來,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發揮我省科教優勢,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在“十四五”時期繼續發力,站在新起點,開啟新征程。
省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李曉杰表示,教育廳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要求,積極營造留才環境,推動大學畢業生留吉就業。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定向培養一批源于本鄉本土的大學生鄉村醫生。辦好民生實事,為70所學校建設“視力健康教育基地”。開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省級驗收工作,規范民辦義務教育健康發展。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計劃。深入推進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強化校企合作,深化職普融通,為吉林高質量發展打造大批工匠。
長春理工大學校長楊華民對我省提出打造智能感知技術高地和產業集聚地這一計劃深感振奮。楊華民說,人工智能是引領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信息感知系統是關鍵。我省具有光電感知技術優勢和光電感知器件及系統產業基礎,從人工智能與自身優勢傳統產業深度融合著手,優先面向“智能網聯汽車”和“智能農業作業”發展相關智能感知技術和器件,通過智能化推動傳統優勢產業升級發展。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圖力古爾說:“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從0到1’的原始創新,強調科技成果的加速轉化,特別強調人才發展戰略。我要在農業種質資源基礎研究上投入更多精力,爭取獲得更多更好的可使用、可轉化的科研成果,培養更高質量的農業專業人才,為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校長李春明表示,實施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就是要不斷深化產教融合,強化校企合作,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度。長春汽車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圍繞長春國際汽車城建設,面向汽車產業,將加快培育技術技能緊缺人才,打造“紅旗工匠”自主汽車人才培養培訓體系。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臨床醫學院負責人楊智源說,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全省鄉村醫療衛生建設,即將啟動“一村一名大學生村醫計劃”,定向培養一批源于本鄉本土的大學生鄉村醫生。長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將把握機遇,繼續推進醫教協同,做好培養規劃工作,切實落實“本土本鄉、村來村去、定向培養”的鄉醫培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