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綠色、白色、橙色、藍色……這些五彩斑斕的色彩,在長春市南關區鴻城街道東風社區代表了什么?社區書記王敏又是怎樣運用這些色彩,將社區治理得有聲有色?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東風社區有9個老舊小區,老舊小區的“固疾”這里幾乎都有:雨天道路泥濘、垃圾成堆、隔三差五的停水,下水管道經常堵塞……居民住得不舒心,環境問題亟待解決。
老難題咋破解?王敏經過大量的調研和思考,把突破點對焦了黨建引領。她建立了紅色議事會,組織業主委員會黨支部、物業公司黨支部對相關問題進行解決,促進物業服務水平提升,增強居民的滿意度和幸福感。
鑫隆家園是東風社區的老小區,曾經以“臟亂差”聞名。王敏組織鑫隆家園業主代表,召開紅色議事會,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現在的鑫隆家園,換了新的物業公司,修了新的馬路和大門,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為了幫助居民解決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王敏組建了“五色光”志愿服務隊,以分類的形式命名為藍色“圓夢天使”、紅色“夕陽呵護”、橙色“同享藍天”、白色“一縷陽光”、綠色“牽手行動”,五種顏色服務于不同的群體,涵蓋了社區內的困難人群、殘疾人、青少年和孤寡老人等,志愿者數量達7500人,為不同人群服務8900余次。
90歲的劉奶奶是位孤寡老人,也是王敏經常照顧的對象,老人說:“每次王書記來看我,我都記著,這是一個好人,一直把我這樣的孤寡老人記在心上!”每一次老人都會拉著王敏的手遲遲不肯松開。
孫付勤一家是社區的“低保邊緣戶”,以拾廢品為生,居住的平房裂縫嚴重,一到汛期就有坍塌的危險。為了改善這一家人的生存環境,王敏四處奔波協調、聯系社會力量長期對他家進行幫扶,為他家租到了一個寬敞明亮的樓房。同時,王敏還幫助他們一家五口人申請到了低保,每月3000多元的低保金使孫付勤一家的生活有了保障。
“讓自己轄區的居民過上好日子,多年來一直是我的夙愿。”為低保戶奔走,為社區防疫站崗,為孤寡老人送溫暖,為貧困學生謀出路……一項項有色彩、有溫度的惠民舉措,踐行著王敏為民服務的初心,也讓東風社區居民的日子逐漸斑斕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