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診室總是“門庭若市”。
她為無數人圓了做母親的夢。
她是醫院里上班最早、下班最晚的人之一。
出診時,她常喝不上水、吃不上飯、去不了衛生間。
一個11歲的小患者送來錦旗,上書“滿華媽媽我愛你”……
學醫,是崔滿華從小便立下的志向。1977年恢復高考,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白求恩醫科大學”。1982年畢業后行醫至今,從醫近40年的她幾十年如一日,奮斗在婦產科臨床、科研、教學工作上。
崔滿華為患者耐心答疑解惑
每天不到七點她就來到醫院,此時診室門口已排滿了慕名而來的病人。解答病情,早交班,查房,疑難病例會診,制定治療方案,她經常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每次出診,面對患者渴求的眼睛,她都極盡耐心,細致檢查,錯過午飯是家常便飯。日復一日,轉眼幾十年芳華流過,屈指算來,每年她診療病人近萬例。
崔滿華在查房
崔滿華單薄的身體里藏著一顆火熱的心,她恪守醫生的職業道德,堅持病患至上,為病人查體時,如果手涼,一定要把手搓熱。她溫暖的笑容常能化解患者心中的愁苦,從3歲稚童到白發老嫗,皆視她為“微笑天使”。一位11歲小患者送來的錦旗飽含真情:“腫瘤患者的救星,滿華媽媽我愛你”。
正在做手術的崔滿華
為病人解除痛苦是崔滿華最大的快樂。一位30多歲、患有卵巢惡性腫瘤并且初孕妊娠4個月的準媽媽,渴望保留胎兒,崔滿華放棄終止妊娠切除子宮和卵巢的常規方案,妙手回春,幫其解除病痛并如愿生下健康的孩子。為將患者從惡性腫瘤和疑難病癥的死亡線上搶救過來,她常在手術臺上奮戰十幾個小時。
崔滿華主持科內早會
崔滿華主持或發言的部分學術會議
崔滿華與青年醫生和學生討論制定病人的個體化治療方案
多年來,崔滿華帶領科室300多名醫護人員汲取國內外最新的診治理念,開展與國際接軌的新技術、新療法,對疾病的診治水平不斷提高,吉林大學二院婦產科診療中心成為吉林省婦產科界的領軍團隊。
備課中的崔滿華
行醫之外,崔滿華還承擔醫學生的課堂教學和臨床帶教任務,她“桃李滿天下”,培養畢業的碩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有80余名,工作在國內外各級醫院,許多人已成為學術骨干。崔滿華把科研方法和臨床經驗毫無保留地傳給學生,深受大家的尊敬和愛戴。學生們說,我們從崔老師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知識和技術,更可貴的是一種高貴的品德。
崔滿華給醫學生上課
崔滿華給碩士畢業生舉行撥穗禮
在繁重的醫療和教學工作之外,她始終堅持以臨床需要為目標從事科研,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其中SCI文章30余篇,主編、參編著作多部,多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研究和省部級研究課題的資助,并多次獲得省部級科技成果獎、教育廳教學成果以及吉林大學醫療成果獎。
正在給患者做檢查的崔滿華
崔滿華指導護理工作
醫者仁心,病患沐春風。婦產科醫生面對的患者全是女性。很多疾病的醫治,不但是健康所系,更要有性命相托的擔當。有一位外地轉診患者,因產后出血行子宮切除術,術后血壓下降,奄奄一息。不開刀,只有死亡,如果開刀,可能下不來手術臺。剛出差下飛機的崔滿華急速趕到,面對求生迫切的患者,她選擇了擔當——手術!病人闖過鬼門關,家屬感動得熱淚盈眶。
無悔一腔血,有意濟蒼生。“學習白求恩是一輩子的事。”幾十年來,崔滿華始終不忘初心,踐行白求恩精神。一位未曾生育患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年輕患者,跑了多家醫院,都被告之必須切除子宮,不甘心永久喪失生育功能,她找到崔滿華。憑多年豐富臨床經驗和精湛醫術,崔滿華幫女子剔除了53個肌瘤后仍保住了子宮,3年后成為母親的年輕媽媽眼含淚水:“是您給了我做母親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