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出一支‘眼中有光,靈魂有愛’的教師隊伍,創建一所‘文化有根’的校園。”這是張晶常說的一句話,也是她始終踐行的辦學理念。
長春市第三十中學位于市區,但學生大部分是來長務工和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其中家庭困難的學生比例相對較高,為了確保每一個渴望知識、渴望讀書的孩子有書讀、有學上,作為一校之長的張晶奔走于校內校外,努力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如今,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學校與一些企業結起了幫扶對子?!柏毨Ъ彝ズ⒆觽兊摹x書夢’可以實現了。”
“不僅要關注孩子的成績,更要走進他們的內心。”張晶通過多次走訪發現:很多學生家長長期奔波在外,孩子形單影只。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為了能讓孩子們不再孤獨、感受到愛,經和同事們研究,張晶決定在學校推行“代理媽媽”和“一天一面”的關愛孩子活動,“教育的作用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張晶鼓勵老師采取和同學們談心,為學生們書寫溫馨寄語等方式,關注學生們的心理健康,幫助他們樹立人生信心?;顒优e辦至今,校園里的學習氛圍更濃郁了,孩子們的笑臉也更燦爛了。
“教與學的改革,實現課堂教學由‘教’到‘學’的轉變,這才是我們應當實現的教育,也是我們所希望的教育。”
張晶在關愛孩子們身心健康的同時,還積極推動教育改革,編訂實踐教材、開設傳統文化課程,一步一步地提升學生們的綜合實踐能力、藝術鑒賞能力,讓學生們深入認識了解學習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此外,她還推動學校同長春電視臺、偽滿皇宮博物院的合作,開啟了“長春故事——城市歷史研學行活動”,以本地城市文化為載體,追憶北國春城的歷史文化故事,讓學生們深入了解這片生于斯長于斯的黑土地。
“外國人對中國的了解、臺灣同胞對大陸的了解實在太有限了,我想通過學校間的交流,哪怕是小范圍的影響,也要讓外國人真正了解中國,讓臺灣同胞真正了解大陸。”看似宏大的愿望,在張晶的手里慢慢變成了現實。長春市第三十中學在張晶帶領下,先后承辦了與新西蘭、韓國、新加坡等國家和臺灣地區的部分師生來訪交流活動,與新西蘭浸潤式學校結成了‘姊妹?!P系,共同交流探討辦學經驗,三十中因此成為了長春市唯一一所擁有外事辦公室的初中學校?!翱绲貐^、跨國的校際間交流學習,為學生們提供了成長的舞臺,幫助學生們形成了全球視野。”
張晶的努力沒有白費,如今的長春市第三十中學的學生們,無論是身心健康還是學習成績,都有了質的提升,尤其是在2019年的中考中,該校學生整體取得了及格率朝陽區第一,體育中考成績朝陽區第一的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