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榆樹市弓棚鎮十三號村的農民朱亞波到長春參加了一場婚禮,這名當時正在為家庭生計發愁的女子一定想不到,15年后,她會成為譽景園花卉苗木種植基地的股東——一個擁有30棟日光溫室大棚、產值近100萬元的種植基地將在她的努力下蒸蒸日上;她更想不到,15年后,她會成為榆樹市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常年安置周邊農民就業過百人,帶領數百老鄉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何以獲得如此多的贊譽,朱亞波用“敢想敢試”四個字作出了最生動的回答。
2006年,朱亞波看到婚禮現場擺滿的鮮花,激發了她經營盆栽的想法,婚禮結束后,她用手中僅有的500元全部買了花苗,轉手就賺了1500元,從此朱亞波就與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2006年到2008年,她開始嘗試用簡易棚種植多個品種花卉,從無到有,短短三年的時間,她的花卉逐年由年產銷售7000棵發展到銷售五萬余棵、再到銷售花苗20余萬棵,穩穩占領了當地市場。
為了發展花卉事業,朱亞波進行了大量調研,并長期關注行業新動態,不斷嘗試引進新技術。2009年,她偶然間在電視節目《農廣天地》看到“秸稈反應堆”技術后大受啟發,就馬上聯系專家詢問其原理并請求遠程指導,受到了良好收益。
朱亞波在經營花卉苗木的同時,也在尋求新的市場方向。2010年朱亞波從沈陽引進了鳳仙、鼠尾草、三色錦、波斯菊等幼苗,實現花卉銷售、品種適應培育雙管齊下,讓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2018年,借助當地政府扶持政策,朱亞波又新建13200平米的新型日光溫室10棟,發展甜瓜、葡萄生產,花卉果蔬大棚常年安置勞動力就業超過100人,季節性直接間接就業超過150人,棚膜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朱亞波的“致富經”還不止于此,她敢為人先的性格成就了一番事業,鄉親們都愿意跟隨她奔向致富路。在朱亞波的指導和幫助下,有160余戶村民發展大棚蔬菜,有12戶村民種植花卉苗木,年增加收入四五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朱亞波先后支持幫助鄉親們發展大棚花卉連錢帶物超過20萬元,為本地就業貢獻了力量。“我就喜歡‘折騰’,為了跟上時代步伐,現在我正嘗試學習帶貨直播。”如今,已經55歲的她依舊在不斷學習新知識,開闊新視野,發展新思路。
歲月催人老,唯有心長盛。在朱亞波不斷進取的歲月里,致富之花會綻放得更加嬌艷。
15年前,榆樹市弓棚鎮十三號村的農民朱亞波到長春參加了一場婚禮,這名當時正在為家庭生計發愁的女子一定想不到,15年后,她會成為譽景園花卉苗木種植基地的股東——一個擁有30棟日光溫室大棚、產值近100萬元的種植基地將在她的努力下蒸蒸日上;她更想不到,15年后,她會成為榆樹市遠近聞名的致富帶頭人——常年安置周邊農民就業過百人,帶領數百老鄉走上脫貧致富的道路。
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婦女,何以獲得如此多的贊譽,朱亞波用“敢想敢試”四個字作出了最生動的回答。
2006年,朱亞波看到婚禮現場擺滿的鮮花,激發了她經營盆栽的想法,婚禮結束后,她用手中僅有的500元全部買了花苗,轉手就賺了1500元,從此朱亞波就與花結下了不解之緣。
從2006年到2008年,她開始嘗試用簡易棚種植多個品種花卉,從無到有,短短三年的時間,她的花卉逐年由年產銷售7000棵發展到銷售五萬余棵、再到銷售花苗20余萬棵,穩穩占領了當地市場。
為了發展花卉事業,朱亞波進行了大量調研,并長期關注行業新動態,不斷嘗試引進新技術。2009年,她偶然間在電視節目《農廣天地》看到“秸稈反應堆”技術后大受啟發,就馬上聯系專家詢問其原理并請求遠程指導,受到了良好收益。
朱亞波在經營花卉苗木的同時,也在尋求新的市場方向。2010年朱亞波從沈陽引進了鳳仙、鼠尾草、三色錦、波斯菊等幼苗,實現花卉銷售、品種適應培育雙管齊下,讓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
2018年,借助當地政府扶持政策,朱亞波又新建13200平米的新型日光溫室10棟,發展甜瓜、葡萄生產,花卉果蔬大棚常年安置勞動力就業超過100人,季節性直接間接就業超過150人,棚膜發展的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
朱亞波的“致富經”還不止于此,她敢為人先的性格成就了一番事業,鄉親們都愿意跟隨她奔向致富路。在朱亞波的指導和幫助下,有160余戶村民發展大棚蔬菜,有12戶村民種植花卉苗木,年增加收入四五萬元。據不完全統計,朱亞波先后支持幫助鄉親們發展大棚花卉連錢帶物超過20萬元,為本地就業貢獻了力量。“我就喜歡‘折騰’,為了跟上時代步伐,現在我正嘗試學習帶貨直播。”如今,已經55歲的她依舊在不斷學習新知識,開闊新視野,發展新思路。
歲月催人老,唯有心長盛。在朱亞波不斷進取的歲月里,致富之花會綻放得更加嬌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