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扎實推進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切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遼源市西安區人民法院積極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司法為民理念,彰顯司法為民溫情。
調千家事,解萬家愁。5月24日下午,記者來到西安區人民法院的家事少年案件審理中心看到這樣一幕。
“真的非常感謝馬法官,我們周五過來立案,周一就得到解決,真沒想到能這么快、這么好的幫我處理好遺產繼承的事兒。”遺產繼承案當事人王某對辦案法官激動地說。
“行,只要你們對遺產劃分沒有異議,我們就馬上出具民事調解書,剩下的事兒就交給我們吧?!泵袷聦徟型ヒ患墕T額法官馬艷紅的話讓當事人放寬了心。
送走他們,馬艷紅又馬上驅車前往東遼縣社保局,辦理相關手續,盡力為當事人縮短等待的時間。
原來,從5月21日立案開始,馬艷紅就開始為他們的事情忙碌。利用休息時間,協調銀行和社保進行相關取證工作。中午,馬艷紅和同事與銀行方面對接成功,將遺物從銀行保險箱中取出,讓王某和哥哥的心里有了底。
西安區法院從2016年10月集中管轄遼源市家事案件以來,一直將家事審理工作融入到社會綜合治理中,自集中管轄開始,先后辦理了4000余件家事案件,調解率達到80%左右。
結合家事案件的特點,西安區人民法院轉變家事審判理念,把握家事審判職能,持續強化修復和治療家庭關系的審判職能。通過設置專業審判機構,打造專業審判團隊,對內設機構、人員配置進行全方位改革,積極探索家事審判專業化。
在創新審判方式方法,完善工作運行機制方面,西安區人民法院在對本地區家事審判工作充分研討和論證后制定了《家事案件審理流程(試行)》全面推動家事審判工作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運行,促進審判工作規范化。
不僅如此,西安區法院為方便當事人立案,通過完善跨域立案一體化服務模式,在東豐法院設立了家事立案窗口,實行電話預約接待,午休時間由專人接待。努力實現立案服務“一站辦、一次辦、指尖辦”;對不方便到法院立案的當事人,采取上門立案。針對矛盾沖突激烈涉及未成年撫養、老年人贍養的案件,家事審判法官打破“坐堂辦案”常規,走出法庭,積極深入鄉鎮村社、走進村屯、走進田間地頭進行走訪,有針對性地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對涉及老、弱、病、殘、孕的當事人,家事法官采取巡回審判進家門化解矛盾,將司法服務延伸到百姓家門口,實現了巡回審判制度化、常態化。
馬艷紅告訴記者:“下一步,我們將繼續用心、用情、用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問題,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積極展現我院通過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帶來的新變化、新作風、新形象,著力提高家事審判工作質效和服務水平,努力滿足人民群眾的司法新需求、新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