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在延吉海關會議室里,一場關于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以下簡稱RCEP)原產地規則的政策宣講會正熱鬧地進行著,參會企業代表的問題一個接著一個:
“我們公司一般從澳大利亞進口棉花,經過國內設計加工制成成品后再出口韓國,產品能不能享受關稅減讓?”
“像我們生產加工木材的企業,能享受到怎么樣的優惠政策?”
“我們公司生產的產品,主要出口日本,也有相關優惠么?”
……
連日來,為了讓轄區內出口企業更好地了解《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原產地規則相關政策,延吉海關開展了一系列送策惠企活動。本次政策宣講會上,聽了海關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講解后,外貿企業終于明白了PCEP能給自己拓展國際市場帶來的多重利好。“我們公司出口韓國的食品,每月都要申領證書十多份,RCEP實施后,就有可能由公司進行自主聲明,不用申領證書了,這樣真的是方便多了。” 會后延吉秀愛食品有限公司金經理樂呵呵地對記者說。
據悉,《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是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機制,其15個成員國的總人口、經濟體量、貿易總額約占全世界的30%。近年來,延邊企業與RCEP締約方經貿往來日益頻繁。2020年,延吉海關轄區對RCEP締約方出口量約占總出口體量的六成。而RCEP的達成將有助于進一步擴大吉林省出口市場空間,滿足進口消費需要,推動區域產業鏈供應鏈優化升級,為吉林省打造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的戰略連接提供有效支撐。
“在以往的雙邊自貿協定項下,從他國進口的原產材料不能視為我國的原產材料,再加工后出口不能獲得關稅減讓。”延吉海關綜合業務一科工作人員說,“而利用RCEP區域累積規則,這些都不再是問題,與雙邊自貿協定相比,擁有15個締約方的RCEP累積規則將進一步降低產品獲得關稅減讓的門檻,更有利于擴大產品出口”。據了解,累積規則是指在確定一項產品的原產資格時,可以將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其他成員方的原產材料視為生產國自己的原材料加以累積,從而使出口產品更容易達到關稅減讓的條件。
“除了區域累積規則,經核準出口商制度也是RCEP原產地規則的一項重要內容,目前延吉海關轄區內大多數自貿協定需要憑簽證機構簽發的原產地證書才可享受關稅減讓。RCEP實施后,經海關核準出口商將可自行開具原產地聲明,作為享受關稅減讓憑證。”延邊德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何經理告訴記者,聽到這些惠企政策,她更加盼望RCEP盡快落地實施,助力企業發展進一步“輕裝簡行”。
今年1-4月份,延吉海關共簽發各類原產地證書259份,涉及出口貨物價值1188萬美元。其中,RCEP涉及的貿易伙伴簽發出口原產地證書136份,貨值564萬美元,分別占簽發總量的53%和47%。“在我們簽發的原產地證書中,有將近一半的企業可以享受RCEP協定政策覆蓋。”延吉海關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