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初建美,只知道她是吉林省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來才知道她是抄表員,也曾是癌癥患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她的故事。
2006年11月,通化市張家村雨雪交加,抄表員初建美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路上,不遠處,她看見有人身上披個塑料布,坐在白菜地里。“張大姐,你這是怎么了?”初建美走近了,看到她抄表轄區的用戶張大姐嘴上全是水泡。
“誒呀,我可老上火了。一年就指著這點菜,貼補點家用,這場雪下的,一下子把大白菜全窩在地里了,多少錢沒人要!”張大姐愁容滿面,說著眼淚都下來了。
“別著急!”初建美想到抄表轄區內有好多開飯店的商戶,隨即聯系了他們,“俺家親戚白菜窩地里了,你漬不漬酸菜?這邊找人給你送去,你多少給個價。”“行,行!這都沒啥說的。”對方滿口答應。經過初建美一張羅,張大姐家的白菜全都有了著落。
“初建美熱心腸,大家有啥事都愿意幫!”從那以后,張家村的農民就把初建美當成他們的親人。
“人與人之間,就是這份情。”一邊抄表,一邊搭把手,能幫一點是一點,初建美從國網通化供電公司的抄表員做起,累計抄表53萬余次,相當于走了3個兩萬五千里長征,同時也慢慢走上了志愿服務的路,組建起國網通化供電公司初建美志愿者服務隊。目前,初建美志愿服務隊已經有6000余人,僅她個人的服務時長就達3000多小時,服務對象主要針對敬老院、聾啞學校、育智學校等群體。
“你來啦,又有餃子吃了!”“你來啦,頭發長了,俺想剪剪頭。”“你來啦,我大骨節病犯了,想要點車前子泡水止疼。”天冷了,初建美服務隊的志愿者給他們準備襪套;嘴饞了,志愿者給老人解解饞,包頓餃子吃;頭發長了,志愿者給老人理理發……為了老人們的小小心愿,初建美的周末格外忙碌。很少有人知道,熱心腸的初建美曾是癌癥患者。
2015年,初建美患上了甲狀腺惡性腫瘤。得知這個消息,巨大的打擊猶如晴天霹靂,初建美幾近崩潰,但一想到領養的三個孩子和敬老院的老人們,還有她一直以來熱愛的事業,初建美很快振作了起來,做手術、放療,僅僅休息了三周,她便又開始投入工作中。
“人生其實很短暫,在你活著的時候,能為這個社會做點事兒,能幫助一些人,那對于我來說就很幸福。”生病之后,初建美身體非常虛弱,多說幾句話都尤為艱難,但她也更加堅定了奉獻社會的決心。特別是擔任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后,初建美步履不停,走基層、做宣講、深入調研,開展“共同撐起一片藍天”行動,傳遞國家提倡的碳達峰、碳中和等環保理念;組織“三進”活動,讓紅色教育走進社區、學校和幼兒園;組織志愿者按時開展電力服務春耕、秋收等活動;為農戶代言農產品,拓寬因疫情滯銷農產品的銷路……
“我做的事,都是小事,每個人都可以做。”“只要我活著,就一定要奉獻社會,幫助更多的人。”初建美行動證明了,幫助他人、奉獻自己,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做得多了,也自有萬鈞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