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風習習,萬籟俱寂,夜幕下的榆樹市秀水鎮大于村靜謐而祥和。菌棚中李明俠戴著照射燈,快速地采著蘑菇。明天上千斤的訂單,她得趕在凌晨之前采出來,并送到榆樹市的各個超市。
對李明俠來說,種蘑菇純屬偶然。有一天,李明俠從收音機聽到了介紹食用菌項目的廣告,敏銳地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于是購買了多種圖書資料,在家里搞起了實驗,但結果卻差強人意。無奈下李明俠只能向省農科院、吉林農業大學的專家、教授請教,還到河南、河北、遼寧、黑龍江等地考察學習,參加研討會議,進行技術信息交流。
邊走邊看,邊學邊做。經過四處取經,李明俠創造了自己獨特的制菌方法和培植方法,獨立研制1級、2級、3級菌種,并于2007年4月建起了自己的食用菌大棚,從此開啟了創業之旅。
此后,李明俠卯足了干勁,全身心地投入到食用菌產業中。收玉米芯、粉碎玉米芯、裝袋、高溫滅菌、打眼、接菌、碼垛、養菌、采摘、送貨,這一輪下來大概需要45天,還要精心控制好大棚的溫度、濕度。她從春忙到冬,從早忙到晚,通宵達旦地干活更是家常便飯。
功夫不負有心人,李明俠的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連點成線,織線成面。成立了明俠菌業有限公司,擁有一系列的實驗、制種設備和占地2萬多平的食用菌培育基地;產品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國家;她本人也從一名普通農家婦女成為一名高級農藝師和省內外聞名的女企業家。
李明俠的食用菌項目越做越大,但她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父老鄉親,特別是和她有過同樣經歷的農村婦女。她采取“公司+農戶”的方式,帶動周圍群眾發展食用菌生產。在技術傳授上她有求必應,從不吝嗇。為了讓大家掌握栽培技術,她認真總結實踐經驗,編寫了6萬字的《平菇高產栽培技術》。為使更多人從事食用菌生產,走上致富道路,她每年都組織群眾進行技術培訓。在李明俠的指導下,省內外1000多名農戶從事食用菌生產,逐步走上了致富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