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2021年7月1日 T23版
寫在前面:
“十三五”期間,長白山保護開發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85.4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28.87億元、地方級財政收入18.63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24億元。全域旅游人數達到2025萬人次,旅游收入190億元,景區旅游人數達到1014萬人次,景區旅游收入28.9億元。
五年來,致力建設生態文明,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堅守生態保護“紅線”,全面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林長制”,長白山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95%。實現保護區連續6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
五年來,著力提升發展動能,綠色轉型構筑新優勢。深入挖掘“綠水青山”和“冰天雪地”兩大資源優勢,有效整合長白山周邊景點,池北區、池南區入選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長白山高鐵站項目正在施工
五年來,合力攻堅重大項目,基礎設施形成新支撐。長白山機場擴建項目開工建設,敦白、沈白高鐵等重大交通工程加快推進,龍蒲高速松長聯絡線、二天環線風景道工程、圖和公路園池至和平營子段建成通車。
五年來,努力推動對外開放,合作共贏邁出新步伐。與華山、阿爾泰山、太白山簽訂合作協議,進一步拓展合作領域。發布了冰上絲綢之路指數、中國冰雪旅游指數、長白山冰雪旅游氣候適宜度指數,打造了中國冰雪旅游行業發展的“晴雨表”和“風向標”。
五年來,竭力優化營商環境,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黨政機構改革任務全面完成。設立了全國唯一的多部門集中受理涉旅投訴平臺和指揮平臺,頒發了全省第一張全程電子化營業執照。長白山景區面向全球發布實行“半年免費游”“一票游三天”等“惠民五條”措施。
盛夏的長白山,天池冰融、風和景明。山上,高山花卉含苞待放;山下,三江流域青山滴翠,綻放著勃勃生機……
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站在新起點,長白山黨工委和管委會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努力實現“二次創業”新突破,將美好藍圖變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砥礪奮進展現擔當作為
“十三五”行穩致遠躍上新臺階
“十三五”以來,長白山黨工委和管委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扎實推進“一二三四”發展戰略,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三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成就,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躍上新臺階。
生態保護取得新成效。在全國率先創新實施“林長制”,長白山保護區森林覆蓋率超過95%。持續加大巡護管控力度,實現保護區連續60年無重大森林火災。實施總投資40.35億元的“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全面完成中央、省級環保督察整改和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任務,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超過98%,污水集中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7.7%和100%。
長白山旅游景區聯盟成立。葛群安 攝
綠色轉型構筑新優勢。積極培育白山大街、長白萬巷等夜經濟載體,紫玉漫江灣、池西區游客集散中心等重大產業項目相繼投入使用,旅游消費業態日漸豐富。成功舉辦三屆“長白山粉雪節”,連續舉辦15屆“長白山雪文化旅游節”,推出“四季滑雪”“天池雪”“中國第一林海雪原穿越廊道”等特色業態產品和冰雪汽車拉力錦標賽、長白山林海雪地馬拉松節等特色賽事,冬季旅游人數持續攀升,2019年達到108.8萬人次。
基礎設施形成新支撐。完成三個區污水處理擴容提質工程建設、水源地改造和設備更新,進一步完善鎮區景點集散轉運、交通停車、擴能改造、安全管理等配套功能,全面提升重要景區景點承載能力。
合作共贏邁出新步伐。深化與杭州市對口合作,攜手舉辦“長白山粉雪節”。連續成功舉辦長白山國際生態會議、“T20”世界旅游名鎮聯盟峰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計劃青年論壇”,發起建立國際自然保護區聯盟、世界旅游名鎮聯盟,樹立了“世界名山”“國際名鎮”的品牌形象。
社會事業再上新臺階。全區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人口新農合和城鄉養老保險參保率以及慢病簽約服務率達到100%,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6600元。居民收入保持在5%的增長速度,完成棚改任務13178套,改造老舊小區19.43萬平方米。
搶占先機把準發展脈搏
“十四五”科學謀劃繪就新藍圖
按照全省“一主、六雙”產業空間布局和“五化”工作要求,力爭在“十四五”時期,生態保護、綜合實力、創新開放、民生福祉、治理效能實現“五新”,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生態保護實現新發展。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協同推進“三江”源區等重要水源涵養地的生態治理,建立完善森林資源、自然濕地、野生動植物等持續保護的長效機制,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基本建成。
綜合實力實現新跨越。持續打造“22度夏天·涼爽有約、-12度粉雪·溫暖相約”“山地避暑+寒地冰雪”兩大品牌,著力培育冰雪觀光體驗、冰雪節慶運動等冰雪旅游產品。打造與國際級生態旅游目的地相匹配的游覽、服務、消費環境,進一步提升長白山在全省發展大局中的戰略地位。
2020年12月,杭州-長春-長白山航線開通。
創新開放實現新突破。加快長白山機場口岸審批,積極爭取離區免稅政策落實落地。依托敦白高鐵、沈白高鐵,探索長白山國際生態休閑(冰雪溫泉)旅游示范區建設,打造承載經濟社會改革和發展的主引擎、主戰場、主陣地。
民生福祉實現新提升。加快長白山中醫院、醫養健康中心建設,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加快推進長白山技師學院、國際管理學院等項目建設,全面增強城市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治理效能實現新改變。堅持依法治區、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重點建設長白山立體化治安防控體系、雪亮工程等項目,全面推進依法履行職能。建立健全債務和金融風險防控協調機制,全面提升風險防處能力,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深耕細耘聚焦全年目標
開局年勠力同心實現新崛起
堅持起步就是沖刺,開局就是決戰,全力搶抓機遇、攻堅克難,重點做好“十篇文章”,統籌做好全年工作,在“十四五”開局之年沖刺實現開門紅。
堅持生態保護優先,筑牢東北亞生態屏障。健全完善“林長制”“河長制”“湖長制”,鞏固“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修復工程成效。嚴格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生態紅線,加快推進實施垃圾分類產業園、小流域治理項目建設,完成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建設,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
2021年4月,吉林省全民健身系列活動在長白山舉行。
創新旅游發展業態,高效加速產業升級。加快實施長白山寶馬國際文化旅游區、池西粉雪小鎮、長白山京東康養小鎮、長白山抗戰遺址保護利用工程,積極申報老黑河遺址國家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持續開展林海雪地馬拉松、冰雪汽車拉力賽等賽事活動,全力塑造“世界名山”和“國際名鎮”兩大品牌形象。
完善旅游基礎配套,大力提升旅游承載。全面提升旅游承載,加快三個鎮區游客集散中心建設。啟動二道白河名鎮景區、池南區訥殷古城創建5A級景區,打造“烏拉小鎮”二次消費業態,加快長白萬巷、艾麗斯風情街建設,持續推進老舊小區、棚戶區改造,爭取特色小鎮建設走在全國前列。
全力攻堅重點項目,夯實產業發展基礎。加快文化創意產業園、艾麗斯風情街等項目建設,加快推進機場擴建、敦白高鐵、長白山高鐵站房及配套設施工程,加快實施二道白河索道慢行系統(3.0版)工程項目。持續筑牢長白山產業發展的基礎,為長白山高質量發展積蓄磅礴能量。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再奮發。長白山黨工委書記王庫表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長白山黨工委將緊密圍繞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充分發揚“拓荒牛、孺子牛、老黃牛”精神,勵精圖治、開拓創新,奮力實現長白山高質量發展新突破,以實際行動和優異成績向建黨100周年獻禮。
本版圖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