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記者來到和龍市東城鎮光東村。腳下是嶄新的水泥路,路邊林立著富有朝鮮族特色的房舍,村里干凈整潔,一派欣欣向榮。放眼望去,綠油油的稻苗長勢喜人。幾年時間,村里產業更強了,環境更美了,生活更好了,農民更樂了。
維護國家糧食安全,是吉林人民肩頭的神圣擔當。“2015年,就是在這片稻田里,總書記殷切叮囑,要靠我們自己穩住糧食生產。去年7月,總書記在我省視察期間,再次強調要把保障糧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牢記總書記囑托,我們瞄準優質、高產、高效目標,建設了綠色、有機大米生產基地。”光東村黨支部書記玄杰對記者說。
光東村稻米品質上乘,但由于過去一家一戶的小規模種植方式,沒有叫得響的品牌,一度“養在深閨人未識”。
糧食也要打出品牌,才能價格好、效益好。2018年,光東村推出了“共享稻田”創新項目,通過綠色有機的種植方式和“私人定制”的銷售模式,稻米每斤價格翻了三倍多。去年,“共享稻田”項目已經輻射推廣到了其他鎮村,持續帶動村民增收。
“自2018年以來,我們共推廣了2.4萬份‘共享稻田’,總銷售額達到2400萬元,純利潤達到850萬元,帶動全鎮8個村465戶貧困戶戶均增收2580元。”玄杰告訴記者。
此外,和龍市還以光東村為試點,選定50畝試驗田,推廣中醫食療功能水稻產業,進一步提高農產品附加值。
為了進一步從特色資源里“淘金”,讓綠色稻田裂變出多元化致富路徑,村里大力發展休閑農業,打造了集民俗旅游、觀光體驗、風味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村田園旅游新區,實現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振興之路越走越寬。
“光東村太美了,朝鮮族美食太有特色了!這里的大米不僅好吃,稻田里還有蒸汽小火車帶著游客觀光,非常有趣。”來自河南南陽的游客呂簡高興地對記者說。
“依托村里有機稻米種植優勢,我們打造了豐富多彩的旅游體驗活動,讓游客充分領略光東村的‘稻米文化’和朝鮮族風情。”吉林銘睿旅游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麗娜告訴記者。
光東村是前往長白山、延吉等地的途經之地,98%以上村民都是朝鮮族,民族風情濃郁,這些優勢和特質都深深吸引了楊麗娜,于是她決定在光東村率先建設特色民宿,吸引游客。
一排排民宿錯落有致,保留著朝鮮族房屋特色,處處都是白墻青瓦;室內按照不同主題風格進行裝修布置,每個民宿還配有特色院落;時值盛夏,園中種植著各種綠色蔬菜,游客可以采摘品嘗……
“這些民宿都是租賃整合村民空置房屋打造的,目前一共有60間,一次性可接待300余人。”楊麗娜介紹道。
去年,朝鮮族水上人家項目落地光東村,建在稻田邊的8棟高端木屋已經落成,即將開門迎客,進一步完善光東村旅游業態,助推產業發展。
旅游發展起來了,掙錢的路子多了,不少在外務工的村民都回到了家鄉。金君海外留學后返鄉創業,創立了“嗎西達”大米品牌,遠銷海內外;方光龍最近也在家開起了民宿和燒烤店,和父母一起把生意經營得紅紅火火……
2020年,光東村共接待游客38萬人次。通過旅游分紅、房屋租賃、共享稻田等途徑,村集體收入達到36.17萬元,人均年收入1.5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