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初,白城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九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白城清潔能源日”的議案,將每年9月22日確定為“白城清潔能源日”。
在第一個“白城清潔能源日”里,白城市開展了大規模的宣傳活動,向群眾宣傳碳達峰、碳中和及清潔能源知識。市新能源及氫能產業展廳對廣大市民全天開放,為市民解讀白城市新能源及氫能發展現狀和發展規劃。
白城市是吉林省新能源起步最早、發展較快的地區。經過多年培育,基本構建起以風能、光伏為重點的新能源產業發展格局,并憑借豐富的資源優勢、扎實的產業優勢、獨特的品牌優勢,以及占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新能源規劃裝機,成為吉林省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的重要組成部分。白城市是東北地區風能資源最具開發潛力地區,平均年發電7000多小時,年等效發電3000多小時。未來風能可開發面積超過5000平方公里,可規劃裝機容量3000萬千瓦。另外,白城年均日照2900多小時,太陽能每平方米輻射量均在5000多兆焦。未來,光伏可開發面積超過3000平方公里,可規劃裝機容量2000萬千瓦。
白城市還擁有獨特的清潔能源品牌優勢。早在1999年,白城就建成了東北地區首個規模較大的風電場;2005年,建成全國首個一次性并網5萬千瓦風電場;2006年,實施全國第一批風電特許權招標項目;2013年,被列為全國唯一的風電本地消納綜合示范區,并開展“風火打捆”直購電試點;2014年,被列為首批創建國家新能源示范城市;2017年,成為國家第三批、東北地區唯一的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2019年,成為國家第三批光伏發電應用領跑基地三個獎勵激勵基地之一。白城作為全國首批千萬千瓦風電基地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新能源綜合開發基地。
為把豐富的風、光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多年來,白城市堅持把新能源作為支柱產業來重點打造,初步構建了能源開發與裝備制造協同跟進的產業體系。目前,白城新能源裝機592萬千瓦,占全省63%;新能源發電占全市總發電量60%以上,清潔能源占比高,優于全國同類地區。其中,風電裝機394萬千瓦,占全省近70%。今年在建項目超過300萬千瓦,年底裝機有望突破700萬千瓦。太陽能裝機186萬千瓦,占全省55%。今年在建項目約20萬千瓦,年底裝機有望突破200萬千瓦。華能、中廣核、國家電投等10戶電力央企落戶白城開發新能源;遠景、中材等17戶裝備制造企業在白城投資建設,基本形成了從整機到零部件全程配套的全產業鏈。
按照白城市清潔能源發展規劃,未來,白城將立足豐富的清潔能源優勢,圍繞國家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決策,以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為導向,承接吉林省“陸上風光三峽”工程,打造國家級消納基地、外送基地、制氫基地三個千萬千瓦基地。以“北方氫谷”“北方云谷”“北方碳谷”建設為牽引,推進清潔能源開發、利用和轉化,構建綠色能源“產供儲銷”體系。積極探索新能源輕度并網、儲能應用等模式,建設“白城綠電產業示范園區”,力爭清潔能源優勢轉化為低用電成本優勢取得突破性進展,并構建綠色化工、綠色鑄造、綠色冶金等產業生態,探索清潔能源優勢充分釋放的高質量發展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