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了4個小時就賣掉1萬多斤魚,銷售額超過50萬元,觀看人數超800萬人次……”今年1月份,在吉林松原查干湖漁場旁做完一場直播的某電商平臺負責人黃賀,對直播成果非常滿意。
今年初的查干湖冬捕,讓當地漁民魚貨滿倉,但受疫情影響,貨品銷售成了問題。對此,當地引進十余家直播電商平臺,助力查干湖魚貨銷售。加之當地完善物流、客服等配套產業,正宗的查干湖魚最快48小時便可送到消費者家里。
“冬捕生產的300萬斤魚產量中,通過電商可以派送出70%。”查干湖漁場黨委副書記單君國欣慰地說。
作為新電商的主要類型之一,直播電商是通過網絡鏈接商家、“網紅”、平臺及消費者的新消費模式,也是促進商貿流通業發展的新手段。為搶抓新電商直播經濟新機遇,催化數字經濟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2020年吉林省商務廳啟動直播電商發展三年行動計劃,采取建基地、搭平臺、引項目、育網紅、開直播、促融合、拓渠道等舉措,構建“特色基地+網紅帶動+政策引導”的直播電商發展新體系,推動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2020年4月17日,吉林省梅河口市“市長直播”在網友的期待中開播。“松子最優質的是紅松松子,選擇松子一看品相、二看顏色……”直播間里熱熱鬧鬧,直播間外當地農產品帶貨效果立竿見影。截至2020年,吉林省加力發展直播經濟,邀請200余位省內外頭部主播推介吉林名優特產品,并舉辦中國網紅吉林行等直播活動,讓遼源襪業、梅河冷面、延邊泡菜、蛟河黑木耳等一批產品成為地標性網銷熱品,直播電商發展“紅紅火火”。僅在2020年,吉林省共舉行直播帶貨2.64萬場,直播銷售額達14.5億元。
吉林省直播電商產業的發展,離不開主播隊伍持續擴大、直播平臺建設初具規模。近年來,吉林省積極組建直播電商專家智庫,深化與電商平臺合作,組織網絡直播、新媒體平臺專業化培訓,先后開展帶貨達人、網紅主播、溯源主播、檔口主播、鄉村主播培訓80萬人次。同時,吉林省推進一批“網紅”基地建設,形成行業集群效應,培育出一批直播企業及直播電商產業園,目前建有成規模直播基地約300家,國家及省級電商示范基地、示范企業134個。
自2018年起布局“網紅”直播經濟的長春凈月高新區電子商務示范基地,3年來“網紅”直播產業已初具規模,孵化扶持了一批“網紅”直播領軍企業。2021年,基地將與基地內優質企業合作,全面升級輸出場景,拓展人才引進渠道,完善“網紅”孵化體系,布局獨立內容輸出平臺,進而打造前端主播培養、中端平臺服務、末端供應鏈整合等完善的直播電商運營體系。
賦能直播電商發展,吉林是一片大有可為的“熱土”。據了解,吉林省將繼續在主體扶持上下功夫,支持搭建“本地自建工廠+外地產業帶合作”的產品供應鏈,引進頭部直播電商運營企業及MCN機構,打造吉貨品牌IP;在園區建設上下功夫,支持電商園區、基地加強內容制造、視頻技術及直播場景等直播基礎設施建設,鼓勵在大型商業設施設立共享直播間培育商家直播帶貨達人;在人才培育上下功夫,支持大專院校開設電商專業課程或設立電商實操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做好直播電商從業人員引智納才及人才交流工作,對銷售產品有一定規模的直播電商企業、帶貨主播及行業主管部門認定的直播電商基地建設給予資金扶持;在營造環境上下功夫,加強科技應用、服務管理、活動引領及電商入統,進一步加快吉林直播電商產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