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隋二龍)生產增動力,發展添活力。近日,梅河口市召開專門會議,為四環制藥和步長制藥兩戶企業頒發特殊貢獻獎。
作為“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中“長遼梅通白延”醫藥健康產業走廊的重要節點,梅河口醫藥健康產業保持年均30%以上速度增長,形成百億級全產業鏈產業集群,占全省醫藥工業總產值的20%,跑出了前所未有的“加速度”。
“十三五”以來,主要經濟指標更是保持15%以上速度增長,連續7年獲得全省縣域經濟綜合考評第一位,連續3年獲得全國營商環境“百強縣市”,連續兩年獲得全國營商環境質量“十佳”縣市榮譽稱號。
人們在驚嘆“梅河現象”“梅河經驗”“梅河速度”的同時,也在探究這座城市優質的營商環境和“金字招牌”是如何煉成的?
梅河口市政數局局長張春玲給出了答案:打破“大廳受理、原單位審批”的舊審批機制,打造“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推動政務服務標準化,實現“權責清單之外無審批”。組建項目中心,重點項目實現全流程跟蹤服務。
“我們還組建專職幫辦、代辦隊伍,實行專業幫辦、代辦服務。對重點項目和特殊群體實施幫辦、代辦服務,真正實現‘您的事我來辦’,營造‘父母心’營商環境。”張春玲介紹說。
據了解,近年來,梅河口市采取三種服務模式,讓企業不斷增強獲得感。“媽媽式”的親情服務。全市上下始終想企業之所想、急企業之所急,為企業排難解憂,做到參與不越位、奉獻不謀私,既講人情又講原則,既有溫度又有尺度。“包辦式”的全程服務。積極踐行“店小二”服務承諾,從企業落戶之日就成立服務專班,全程領辦、一包到底。積極幫助投資方解決項目選址等方面的困難,幫助企業迅速落地、快速發展。“穿透式”的精準服務。企業想什么、盼什么、急什么,市委、市政府就謀什么、做什么、推什么,直接解決企業在落地、建設、生產過程中最直接、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政府時刻把企業放在心上,不僅承諾全部兌現,沒想到還能給我們額外獎勵,讓企業感到和梅河口就是一家人。”吉林四環制藥相關負責人感慨道。
如今的梅河口,營商環境不斷優化,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構建出“清”上加“親”的喜人局面,由此引發的效應也逐漸凸顯。目前,四環制藥、瀘州老窖、天衡藥業、桃李春風啤酒小鎮、紅星美凱龍等一大批投資超10億元甚至超百億元的大項目相繼落戶,域外投資超過80%,譜寫出了梅河新區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建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