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李景輝 記者曹夢南)日前,記者走進吉林經開區北區看到,“一名黨員,一面旗幟;一個項目,一座堡壘”的巨幅廣告牌格外醒目,一個個項目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截至目前,吉林經開區34個重大項目均已建立臨時黨組織。在黨員的帶動下,一期開發3.15平方公里核心區內,已擺滿了化工醫藥、精細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項目。
今年以來,吉林經開區統籌推進“作風建設年”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推動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轉作風、樹新風,抓落實、促發展,用“鐵肩膀”挑起“硬擔子”,以過硬的作風推動項目建設。
走深走實,作風建設用“真功”。經開區黨工委把作風建設融入日常、抓在經常。明確學習教育、典型培樹、整改落實、服務民生、機制完善“五項重點”任務33項具體舉措,建立重大工程項目臨時黨委和臨時黨支部,形成多方黨建資源推動作風建設合力。
創新實干,作風建設展“硬功”。抓住國家新一輪東北振興、國內化工產業梯次轉移等重大機遇,以超常魄力啟動經開北區開發,為今后10年發展預留出廣闊空間。截至目前,已規劃面積14.3平方公里,累計清理40余宗、近3平方公里閑置低效土地,節省開發資金15億元;完成三個半村、2平方公里土地房屋征收。
優質服務,作風建設強“內功”。出臺項目入區評審制度,落實項目服務“秘書制”,構建項目建設“快速通道”。出臺產業轉型與創新發展引導資金管理辦法、外埠搬遷企業優惠政策、碳纖維產業發展政策,累計為20余戶企業提供相應資金補貼、減免租金、電價補貼等政策支持。審批事項全部進入大廳網上辦理,危化品項目規劃選址實現區內聯席審批,不動產證實現“一站式”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