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張強 記者張力軍)省自然資源廳始終堅持服務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貫徹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效能,不斷優化提升不動產登記領域營商環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省范圍開展不動產登記領域“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取得豐碩成果。
集成業務“一次辦”。扎實推進不動產登記“只跑一次”改革,指導各級不動產登記機構通過調整優化窗口設置,編制公布統一的申請材料目錄,統一受理房屋交易、稅收申報和不動產登記事項,一次收取全部材料,房屋交易、稅務、不動產登記部門后臺實施并聯同步辦理,從“多頭找部門”“多次辦理”轉變為“一個窗口”“一次辦成”,讓企業和群眾享受“一站式”便捷服務,增強企業和群眾改革獲得感。
搭建平臺“網上辦”。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向更高層級發展,省級統一建設面向社會公眾、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網上“一窗辦事”平臺,作為服務企業和群眾的互聯網門戶系統,提供不動產登記業務在線申請的統一入口,實現不動產登記、交易、繳稅一窗辦理。目前,正進行業務辦理數據測試工作,計劃年底前運行網上“一窗辦事”平臺,屆時,不動產登記可實現“一次受理、并行辦理、依法銜接、一網通辦”,“商品房預售、抵押涉及的不動產預告登記”“不動產登記資料查詢”“不動產抵押登記”等3項業務可實現“跨省通辦”。
共享信息“便捷辦”。對不動產登記所需信息進行梳理,列出共享目錄,與省政數局聯合下發文件,共同推動各部門打破壁壘,推進信息共享集成,讓數據有效支持申請材料提交、網上審核等各個工作環節,努力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和群眾少跑腿的目標。在省政數局的支持下,目前已完成15項不動產登記所需信息共享工作。
深化協作“創新辦”。與省銀保監局聯合出臺政策,將小微企業續貸業務與不動產抵押登記“一并受理、同步審核、依次登簿”,實現了“無還本續貸”,有效破解了“倒貸”“過橋”等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該政策被列入《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中,適用范圍也由“小微企業”擴大為“市場主體”,可以惠及更多企業。不動產統一登記以來,共辦理“無還本續貸”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13780筆,貸款金額912億元,節省“過橋”資金達15.05億元。提出點狀征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承包經營權”的登記方式,實現冰雪項目全覆蓋登記,為冰雪項目企業融資創造有利條件。
壓縮時限“高效辦”。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的通知》要求,圍繞落實全省營商環境專題會議精神,主動擔當作為,強化務實舉措,全力推進壓縮不動產登記辦理時間工作。取消不必要環節、合并相近環節,優化業務流程,合理壓減審核層級,精簡規范申請材料,目前,全省所有市縣一般登記、抵押登記均實現5個工作日內辦結,較法定30個工作日大幅壓減83%。
細致服務“暖心辦”。提倡“特殊服務”“特色服務”,持續推動服務創新。強化咨詢服務監督,組織各地設立便民咨詢服務和舉報電話,整理匯總并在廳門戶網站向社會公布。督促各地在登記場所設置咨詢臺、排號機、等候座椅、復印機等便民設備,提高服務質量。實行免費郵寄,要求市縣對申請以郵寄方式寄送不動產登記結果的,提供免費郵寄服務,增強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同時,積極推行主動上門辦、增設網點辦、延時限時辦、周末輪休辦等措施,持續踐行為民服務的初心。指導市縣全面落實小微企業免收不動產登記費告知承諾制,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