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大雪紛飛,室內熱火朝天。在吉林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以下簡稱“吉林化工園區”),到處是繁忙的生產建設場景:吉神化工全年環氧丙烷產量達到30萬噸,帶動產業鏈實現產值超過50億元;博大東方30萬噸/年PPC項目一期經過兩年多的建設,已經基本具備生產條件;成功引入了上海三瑞6萬噸特殊化學品、江蘇美思德7.5萬噸有機胺項目……
位于吉林市龍潭區的吉林化工園區成立于2008年,是東北地區首家化學工業循環經濟示范園區。近年來,以打造國家級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為目標,全力加快轉型升級,不斷做大做強產業集群,努力成為區域發展的新典范。
依托吉化轉型升級項目 夯實產業集群基礎
吉化轉型升級項目是我省“十四五”時期重大產業項目。吉林化工園區為此累計投入30多億元,破解吉化公司項目用地、工程配套等方面難題。吉化轉型升級項目總投資339億元,新建220萬噸/年蠟油加氫裂化、30萬噸/年C2回收、40萬噸/年高密度聚乙烯、30萬噸/年環氧乙烷等多套先進裝置,改造MMA及合成氨裝置。吉化可由此增產化工品280萬噸/年,核心外銷產品總產能從222萬噸/年跨越式增長到528萬噸/年,乙烯總產能190萬噸/年,為東北之最。
龍潭區委書記、化工園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仲秋野告訴記者,到“十四五”末,吉化將成為中石油“減油增化”高質量發展標桿,進入全國煉化企業第一方陣。
為更好地發揮吉化轉型升級項目拉動效應,延伸產業鏈條,提升產品附加值,園區將發展方向確定為推進以烯烴、碳四、芳烴等為重點的高端精細化學品及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重點建設20萬噸/年聚醚減水劑單體、4萬噸/年聚苯乙烯項目等為代表的乙烯丙烯產業鏈項目;以10萬噸/年PC/ABS塑料合金、6萬噸/年ABS改性料、35萬噸/年C8/C9石油樹脂為主導的化工新材料產業鏈項目。
“十四五”末,吉林化工園區將形成煉化一體、原料多元化的完整產業鏈條,化工產值超1200億元,占全省化工產業比重提升至70%。
精準招商引資 壯大產業集群規模
吉林化工園區成功引入吉林神華集團資金,建設了以吉神化工為龍頭的環氧丙烷產業鏈。環氧丙烷作為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合物原料,衍生物產品有近百種,終端應用包括家具、家電、汽車等,建筑、涂料和服裝領域也逐步成為拉動其需求量的主要驅動力。
在吉神化工中控室,數臺大屏幕“掌控”著公司生產的每一處角落,操作人員正在緊張地核實生產參數,確保運行一切正常。吉林神華集團化工事業部總經理田革說:“環氧丙烷產業鏈由四套裝置組成,其中包括吉神化工年產30萬噸環氧丙烷裝置、年產40萬噸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裝置、兩億粒氫氣裝置及德國贏創獨資的30萬噸雙氧水裝置。環氧丙烷從丙烯開始,最終加工成終端產品聚醚多元醇和聚合物多元醇,整個產業鏈形成之后,每年產值大約50億元左右。”
環氧丙烷產業鏈項目建成投產后,生產的環氧丙烷產品純度高達99.99%,質量居國內外領先地位;生產的聚醚多元醇產品憑借著無醛環保的高端特性,也成為華晨寶馬、奔馳、奧迪等知名汽車品牌的優質供應商。
在吉林化工園區,該項目正是一個縮影,見證著園區以精準招商引資為突破口,壯大產業集群規模的步伐,成功引來一大批產業項目在園區精準落地。
圍繞產業優勢,強化項目包裝謀劃。園區突出抓好化工、汽車兩個產業的融合項目謀劃,加強上下游產業鏈路線圖設計,高質量包裝碳酸二甲酯、聚碳酸酯和ABS改性材料、三元乙丙橡膠專用感性料等產業鏈精品項目100個。
圍繞原料優勢,強化推動高端合作。園區依托環氧乙烷原料優勢,推動環氧乙烷就地轉化,延伸生產聚醚減水劑和表面活性劑等產品;依托液氯資源優勢,推動北方公司與上海程益公司合作建設醫藥產業園,發展醫藥、農藥中間體等產品。
圍繞科技創新,強化技術型產業發展。園區加強與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科研院校的技術成果本地轉化,成功引進香港博大東方二氧化碳可降解塑料、萊德化學聚醚醚酮、錦江公司千噸級碳級微球等項目。
圍繞產業龍頭,強化專業招商攻堅。園區發揮資源優勢,瞄準國際、國內化工五百強企業,成功引入上海三瑞6萬噸特殊化學品、江蘇美思德7.5萬噸有機胺項目;正在跟進中化國際的ABS改性、中石化與博大東方合作的25萬噸PPC、巴斯夫辛戊二醇等50個重大項目。
“十四五”期間,預計園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580億元,落地項目120個。
完善環境要素 優化集群發展條件
全面優化政務服務。吉林化工園區先后制定出臺《關于鼓勵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碳纖維產業園若干政策》《解決國有土地房屋歷史遺留問題實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激發區域發展活力;落實項目秘書制,提高審批效率,工業項目手續辦理時間大幅壓縮。
傾力加強基礎建設。園區投資20余億元,先后完成工業和生活污水處理廠建設;實施園區用電雙回路建設,化工企業連續生產的電力需求得到保障;完成四縱四橫的區內路網,物流配套高效順暢;同步配套供汽、供熱、供水等基礎工程,區域承載能力不斷提高。
科學保證發展安全。園區采取“專家+干部”體檢式駐企檢查,確保了化工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積極爭取一般債支持,啟動“安全發展能力提升工程”,實施吉化管廊安全防護帶及附屬工程,建設智慧監管一體化平臺,全面提升園區安全監測和保障水平。
目前,吉林化工園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發展到54戶,主要煉化產品上百種,13套化工生產裝置產能居全國前列,年原油加工能力1000萬噸,乙烯生產能力85萬噸。今年1至10月,規上化工產值538億元,同比增長24%,占全省化工產值50%以上。
園區副主任宋世橋說,接下來將緊緊抓住吉化120萬噸乙烯項目建設重大戰略機遇,開拓創新,奮力拼搏,努力使園區成為區域發展的新示范、新極點,在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新征程上,展現新擔當,實現新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