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政務服務環境是“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四平市政數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聚焦減少微觀管理事務和具體審批事項,推動企業開辦全流程審批時限壓縮到最長4小時、最短2小時,真正讓企業得方便、享實惠。
一、案例背景
隨著商事制度改革日益深化,新開辦企業數量持續大幅增長,但是企業在辦理注冊登記、納稅、社保、醫保等事項中存在流程復雜、時間冗長等問題,成為困擾企業準入登記的痛點難點。四平市出臺《全面提高企業登記效率實施方案》,創新推出“零見面、網上辦,零證明、減材料,零成本、沒費用,零等待、馬上辦,零跑動、送上門”服務舉措,努力實現讓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
二、主要做法
(一)零見面、網上辦。新開辦的企業依托吉林省市場主體準入“e窗通”系統辦理登記注冊,網上提交經營場所信息、股東及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經理、監事、財務人員身份信息等必要材料。商事登記“全程電子化”,申報平臺“5+2”“白黑”“24小時不打烊”,可全天候申報。真正實現企業登記全過程與審批服務部門、審批服務人員不見面,全程網上辦理,讓登記企業“少跑腿”。
(二)零證明、減材料。新登記企業可根據需要自主選擇相應的政務服務事項,提供相應的網上申報材料。除必須提供的材料要求企業上傳外,相關部門不得要求企業提供審批過程中產生的材料。企業登記需要的證明材料,實行“無證明”辦理,采取直接取消、申報承諾、告知承諾、部門核驗、數據查詢等方式獲得,不需要企業提供,讓登記企業“少煩心”。
(三)零成本、沒費用。政府與刻章企業、郵遞企業簽訂協議,明確企業登記全程不收取任何費用,零成本開辦企業。將原來由登記企業出資的刻章費用,全部改由政府“買單”。企業則承諾自公司注冊成立6個月內,依法納稅并繳納職工社會養老保險費。如拒不兌現承諾,將承擔法律責任和由此而產生的違約失信責任以及失信聯合懲戒責任。必須提交的申報材料實行“雙向寄遞”,各類證照、批準文件、公章以及稅控盤等文件、設備快遞送達,所產生的寄遞費均由政府“買單”,讓登記企業“少花錢”。
(四)零等待、馬上辦。企業通過吉林省市場主體準入“e窗通”系統提交申請后,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企業名稱預先核準與企業設立登記合并為一個環節,企業開辦者提交材料后,立即審核,馬上辦理,審批時限最長不超過1小時;印章刻制單位收到企業登記“e窗通”推送的企業登記信息后,1小時內完成企業公章等5枚印章刻制工作;企業點單,部門響應,稅務、人社、醫保、社保、公積金、銀行等部門通過“e窗通”推送的企業登記信息,并聯辦理稅務登記信息補錄、勞動用工備案、醫保單位參保登記、社保企業新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繳存、單位賬戶設立等業務,可以根據實際選擇辦理業務,全部業務辦理時限不超過2小時,讓登記企業“少惦記”。
(五)零跑動、送上門。企業登記全程“一次不跑”,市政務大廳“警醫郵”指定快遞企業每個工作日上午10:30和下午15:30,定時將企業營業執照、企業公章、財務專用章、企業法人章、發票專用章、合同專用章、稅控盤、醫保開戶相關材料、社保開戶相關材料以及企業生產經營可能涉及的有關業務告知單、惠企政策等“專用大禮包”,免費送上門,讓登記企業“少折騰”。
三、取得成效
一是企業辦事更方便。通過簡化手續、再造流程,健全機制、規范審批,實現企業注冊登記全程網上辦理,辦理時間全程不超過4小時,企業登記效率和便利度全國領先。二是營商環境更優化。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0多家企業享受到了此項改革的紅利,受到企業和群眾廣泛歡迎,為全市營商環境建設作出重要貢獻。三是服務發展更有力。通過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為群眾解絆、為企業松綁、為市場騰位,為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的生機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