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識在會場間凝聚,智慧在言語中迸發。
1月24日下午,省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聯組二組討論會場內座無虛席,一股股謀發展的熱情正在涌動。來自民革、民盟、民進組,農工黨、九三學社、無黨派人士組,民建、工商聯組,臺盟、臺聯、僑聯、對外友好組的委員們各抒己見,暢所欲言,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吉林建言獻策。
在討論中,圍繞如何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實現資源利用、要素優化、優勢再造,委員們展開熱烈討論。
王淑梅委員一直關注我省中藥產業發展。她率先亮出觀點:“吉林省作為國家重點建設的中藥現代化科技產業基地,在全國中醫藥發展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和作用,加快發展中藥產業是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
“種源是中藥產業的基礎,中藥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種源的保障。”她建議,強化中藥材資源的收集、保護和利用,規劃建設東北藥用植物保存中心,打造集資源科研、種質保存、科普教育和科技研發為一體的服務平臺。同時,增加基礎研究,創新育種技術,努力提高種源質量。
“當前,我省康養旅游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應乘著全面實施‘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的東風,加快邁出新步伐。”趙玉蘭委員接過話茬,“我認為,配套設施不足、缺少產業布局等,都是制約我省康養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提出問題,就要給出解決答案。她建議,要立足“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認真研究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在打造已有的冰雪旅游、森林康養基地等區域原生態特色的同時,加強中醫養生保健服務、綠色食品生產加工、中醫藥膳食等康養領域產業布局,促進資源共享和產業深度融合,打造吉林康養旅游品牌。
在崔岳春委員看來,“十四五”時期,長吉文化旅游迎來新的發展機遇。他建議,全面落實“一主六雙”高質量發展戰略部署,加快長吉一體化協同發展,整合兩市文化旅游資源,聯手打造特色鮮明、品牌突出的一體化旅游體系,實現長吉文化旅游產業升級增值發展。
“鄉村振興”也是會場內熱議的高頻詞。
說到鄉村振興的話題,張祺午委員的建言焦點定格在人才發展上。
“鄉村人才支撐是關鍵。”他建議,加快建立具有吉林特色的培育制度體系和新型職業農民教育培養聯動機制,深入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快提升我省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質量,全面服務鄉村振興。
劉曉峰委員的發言同樣聚焦鄉村振興。他認為,民營企業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一支充滿活力的重要力量,更有責任、有優勢、有潛力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中,成為推動鄉村振興的主力軍。
他建議,可以從強化政策支持、強化人才保障機制、完善金融體系建設、優化民營經濟發展硬環境等幾方面著手,為民營企業投身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
“深入實施興邊富民行動,對全省經濟社會和區域協調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我建議進一步推動中科吉林科技產業創新平臺創新發展。”“種質資源是人參育種以及人參產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要加大保護力度。”……
兩個多小時,12名委員結合自身工作實際,從不同角度提建議、獻良策,竭盡所能為推動吉林振興率先實現新突破貢獻真知灼見,彰顯擔當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