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吉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在長春開幕。《政府工作報告》內容振奮人心。
《報告》指出,過去的一年,是吉林振興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一年。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6%,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發展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內生動力持續增強,營商環境顯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社會大局保持穩定,全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較好完成,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取得新的重要進展。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
堅持把創新作為破解振興發展難題的“牛鼻子”,像打造一流營商環境一樣打造一流創新環境。
著力優化創新生態。創新型省份建設獲批,是全國第11個、東北地區首個獲批省份。積極爭取國家科技力量布局,新建省重點實驗室34個、科技創新中心35個、國際科技合作平臺15個。中國(吉林)、中國(長春)2個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獲批。組織兩次院士進吉林活動。
大力開展科技攻關。推行“揭榜掛帥”“軍令狀”機制。啟動第二批7個重大科技專項。6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設立一汽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大科技專項,啟動首批9個項目。紅旗汽車取得14項智能網聯、18項電動化重大技術突破。紅旗H9榮獲國家年度創新大獎。
傾力培育創新主體。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7戶。全省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903戶,科技“小巨人”企業達到1049戶。深化校地、院地、央地合作,組織各市(州)分別與吉林大學、一汽集團、中科院“一院三所”和13家域外研究所開展協同創新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啟動儀式。 新華社記者 許暢攝
全力推進創新創業。出臺“雙創”再升級政策,認定第四批省級“雙創”示范基地20個。長春“擺渡創新工場”典型模式在全國推廣。長春新區“雙創”工作連續兩年獲國務院通報表彰。成功舉辦全省創新創業大會、第三屆全國創業就業服務展示交流活動。
持續優化人才環境。出臺人才政策2.0版,在感情、待遇、環境、事業“四個留人”上下功夫。開展“創業有你‘就’在吉林”“奮斗有我‘就’在吉林”、吉林校友人才大會等活動,實施“吉人回鄉”工程、“長白山人才工程”,高層次人才由凈流出轉向凈流入。全省高校畢業生留吉就業達9萬人,比上年增加2.02萬人,創近年來最好水平。出臺支持人才服務鄉村振興政策措施,開展首批鄉村振興人才評選,授予鄉村人才高級職稱300人、初中級職稱1700人。(吉林省委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