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省兩會期間,孫亞鵑委員帶來了《關于發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議》。
她認為,隨著“雙減”政策的實施,學生課后時間增多,大力發展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可以合理利用課后時間,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后生活和發展空間,有助于更好地滿足青少年個性化發展需要,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
“以科普教育基地作為大中小學校素質教育的‘第二課堂’,能極大地激發青少年的動手能力,提升青少年科技素質,提高對大自然的認識和熱愛,是拓展青少年創新思維、開啟想象空間的重要平臺。” 孫亞鵑說,各地應充分依托當地優勢產業,挖掘和整合各類資源,打造有地方特色的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
她建議,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應體現出信息服務、體驗參與、教育培訓、交流互動等功能,同時與城市規模、人口結構、經濟實力相適應,并盡早列入城市建設規劃。此外,其建設和運營應堅持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原則,積極鼓勵和吸納企業及社會人士捐資。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徐慕旗
編輯:秦楚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