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
“創新是推動吉林振興的第一動力,我們要堅持以創新型省份建設作為旗幟性抓手,加快匯聚創新要素……”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對全面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作出安排。
2020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五年內第三次赴我省視察,賦予吉林“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重要使命。
殷殷囑托猶在耳畔,砥礪前行腳步不息。如何在走出一條質量更高、效益更好、結構更優、優勢充分釋放的發展新路上實現新突破?如何進一步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鍛長板、補短板?今年全省兩會期間,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以企業為主體增強自主創新能力
強化創新驅動發展,過去一年,我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新經濟、新動能勢頭澎湃。《中國區域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21》顯示,我省區域創新能力在全國上升9個位次,上升幅度全國第一,居東北之首。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打造良好創新生態。特別強調要“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
“近年來,全省創新氛圍和環境越來越好,產學研用一體化創新產業鏈條逐步打通。”張躍霞代表認為,創新是吉林發展的最大希望,而科技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也是加快推進創新型省份建設的重要支撐。
“企業作為創新主體,應充分激發其創新活力。”張躍霞建議,建設創新型省份,最根本和最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增強全省的自主創新能力。要不斷加快推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和創造潛力,努力培育新技術、新產品、新業態、新模式,不斷培育和釋放發展新動能。努力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有意識地增強“吉林制造”向“吉林創造”轉型發展。
著力激發小微企業創新活力
科技創新是產業轉型的重要抓手。作為創新主體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持續聚合新動能。過去一年,我省實施“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計劃,新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97戶。
“小微企業是創新創業市場主體中非常活躍的群體,但其抗風險能力較弱,應該給予必要的支持。”樊宇委員說。她建議,應該從資金、政策、技術、人才、信息和成果轉化等多方面幫助企業出實招、解難題,降低生產經營成本。同時,科學引導創新創業方向,摒棄粗放落后的創新創業模式,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
將人才優勢轉化為創新動能
翻開政府工作報告,姜偉代表對“大力激發人才活力”的有關內容進行了重點標注。“人才是建設創新型省份的關鍵。”姜偉建議,加大人才的培養、引進、使用力度,在以人才引領創新型省份建設中體現吉林作為。大力實施人才強省戰略,積極引進國內外高端技術人才,發展壯大創新型企業家隊伍,培育中小企業帶頭人,大力培育一批設計大師、工藝大師和技能大師;政企聯手加大力度推動更多人才去科研攻關、去創新創業、去實干興產,為創新型省份建設提供強力支撐。
王儷潼委員將目光鎖定在加強非公經濟領域人才隊伍建設方面。“非公經濟是區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非公領域的人才管理和隊伍建設,影響著非公經濟組織的市場活力和其對區域經濟的貢獻率。”王儷潼說。
對此,她建議,成立為非公經濟領域服務的人才管理組織,掌握該領域的人才狀況,加強與該領域人才的溝通、協調,提供服務;針對非公經濟領域人才特點,適時制定并出臺相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