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沃土。如何將營商環境建設推向更深層次,助力項目建設“加速跑”,為高質量發展積勢賦能?全國兩會期間,我省代表委員各抒己見、頻亮高招,共同為我省打造營商環境高地、培育投資興業熱土建言獻策。
“目前,營商環境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地區發展程度與治理水平的關鍵因素。要牢固樹立大抓營商環境鮮明導向,打造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談起營商環境建設,丁照民代表表達了自己的感受。
“近年來,遼源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先導,持續優化市場環境、政務環境和法治環境。‘辦事越來越方便’,成為企業和群眾的切身感受。”丁照民對家鄉營商環境的變化感觸頗深。他表示,全面營造快捷、高效、規范、透明的營商環境,不僅能夠增強投資者信心,更有助于推動經濟加快發展。
招商引資離不開硬環境和軟環境的推動。對此,丁照民建議,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在資金、用地、用能等“硬環境”方面,強化要素保障;在政策、服務、誠信等“軟環境”方面,持續深化改革,增強服務意識,加大治理力度,打造親商、安商、助商、富商的濃厚氛圍。
他還建議,各地應在加大力度引進大項目的同時,扶持壯大中小企業,助其脫胎換骨、行穩致遠,讓各類市場主體在吉林大地多起來、活起來、大起來、強起來。“真正好的服務是多維度的,既要付出真金白銀,也要捧出真情實意,只有撲下身子主動擔當,營商環境才會不斷釋放政策紅利,讓人們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優質的營商環境推動在建項目提速建設,更堅定了企業、項目扎根吉林發展的決心和信心。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大會如約而至,在全省上下發出“優化營商環境加快項目建設”動員令,全面掀起我省優環境、抓項目、促發展的熱潮。
“春節假期后上班第一天,我省就召開這次會議,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對營商環境和項目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遲日大委員告訴記者,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自己始終關注著我省營商環境建設工作,通過深入基層一線,傾聽企業和群眾心聲,積極為打造良好營商環境建言獻策。
“水質好不好,身在其中的魚兒最清楚。營商環境的優化不能停留在表面,更需要落到實處。”遲日大認為,營商環境沒有最優,只有更優。營商環境的打造是一項持續性、系統性工程,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要素就是法治保障,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
他表示,這幾年我省在法治營商環境的打造方面,下足了功夫,取得了實效。先后出臺《吉林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吉林省政法機關依法保障促進民營企業健康發展30條意見》等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規和制度文件,用法治之手為各類市場主體架起一張“防護網”,讓營商環境更溫暖,企業經營更有安全感。
“尤其是今年,《吉林省社會信用條例》開始實施,對社會信用信息的有序歸集、共享、公開和使用等進行規范,將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這讓我欣喜并振奮。”
“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應著力推進營商環境法治化進程。”遲日大建議,要在持續科學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方面繼續下狠功夫,把營商環境方面的法律法規體系建設得更加周全細致,做到全覆蓋。同時,加大營商環境執法檢查力度,對破壞營商環境典型案例,堅決給予曝光打擊,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強化警示震懾作用。
他還呼吁,營商環境的打造應該是全民共同參與,既有政府的責任,也要有每一個市場主體的實際行動,改善提升營商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