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初春,一場前所未有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在吉林打響。
在這個嚴峻而特殊的時期,有這樣一群人,不忘使命逆流而上,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在隔離管控的最前方、在靜默城市的每一處,他們用筆書寫抗“疫”故事,他們用鏡頭呈現感人瞬間,他們用心為這場全民戰“疫”傳遞力量。
他們不是在現場,就是在前往現場的路上。
他們,就是“戰疫”記者。
在此次疫情大考中,吉林省各級媒體精銳盡出,沖鋒在前,直擊戰疫最前線!
這是一組中國吉林網、長春日報、長春廣播電視臺、江城日報、松原日報、延邊廣播電視臺、延邊晨報以及琿春市、梅河口市融媒體中心等省直重點新聞網站、市州媒體新媒體記者的一組“戰疫”工作照。
3月15日,中國吉林網記者馮云鵬在長春國際會展中心方艙醫院門前,拍攝首例無癥狀感染者入住。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長春日報政務要聞部記者徐微始終沖在一線,寫出很多有血有肉的抗疫報道。圖為他剛專訪完相關防控專班負責人后,為及時發出權威報道,就地寫稿的畫面。
3月18日,長春日報社記者趙濱,在長春市九臺區深入抗疫一線進行采訪報道。
3月18日,中國吉林網記者越明來到了九臺區新建的行知學校,采訪正在加緊改造的方艙醫院。
長春廣播電視臺融媒體中心記者李妍(中)、吳迪(左)采訪全省援九臺醫療隊。
3月18日,最低氣溫-10℃,長春市首批21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在醫院外等候兩個多小時的中國吉林網記者王禹,記錄到這一喜悅的瞬間。
3月14日,吉林烏拉圈APP記者李依恒拍攝吉林高新南隔離方艙雪中施工視頻。
3月14日,吉林烏拉圈APP記者王瀟儀拍攝吉林高新南隔離方艙雪中施工視頻。
3月15日,內蒙古支援吉林醫療隊核酸檢測車抵達吉林市將開展核酸檢測工作,在世紀廣場進行卸車調整。吉林烏拉圈APP記者匡弘正在航拍卸車過程。
中國吉林網記者王禹在吉林省新聞發布會現場直播。截至3月27日,已經連續直播16場。
3月27日,松原日報新媒體中心安寶泉為了制作“一線的堅守”欄目,采訪環衛部門疫情期間一線工作情況。
3月17日,在華能松原熱電有限公司,松原日報新媒體中心劉鳳成采訪疫情期間,供熱公司保障供熱情況。
中國吉林網記者欒喜良(右)聚焦疫情下的“菜籃子”。
3月14日,在延吉高速北出口,延邊廣播電視臺記者王婧正在采訪消防救援人員對進延車輛進行消殺工作。
延邊晨報記者王宇采訪交警堅守一線,檢查來往車輛情況。
這張照片背后,是中國吉林網兩位記者堅守到凌晨的倦容。
琿春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殷宇在核酸采樣點采訪報道。
3月22日,在吉林市文廟街道天勝社區,中國吉林網記者王濤正在對疫情防控志愿者進行采訪。
3月18日凌晨,梅河口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楊云龍(中)采訪接到臨時任務到吉林財經大學采集核酸樣本的醫療隊工作者。
梅河口市融媒體中心記者戰柏霖在查看自己拍攝防疫物資的照片。
中國吉林網記者殷維在封閉小區的核酸檢測現場采訪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
截至3月27日10時,
中國吉林網全平臺共計推送吉林疫情稿件15978篇,短視頻698個,報道話題綜合瀏覽量近19億,多篇報道及產品引發強烈反響。
長春日報28個平臺矩陣,14天創造了64條“10萬+”、總瀏覽量3.27億人次的成績。
長春廣播電視臺《長春戰疫進行時》8小時大直播各端口平均每天觀看人數超百萬。
吉林烏拉圈APP推出了一系列抗疫一線視頻。
松原日報新媒體報道10萬+點擊量新聞25條,累計閱讀量超千萬。
延邊廣播電視臺“延邊新聞”官方抖音號制作短視頻16個,單條最高播放量168.3萬。
梅河口市融媒體中心新媒體矩陣疫情防控信息總瀏覽量約760萬次,25篇報道閱讀量均超過10萬。
……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
凈月潭邊,萬株冰凌花競相綻放;伊通河畔,冬日積雪早已悄然融化。
奮戰一線醫護人員口罩勒痕下的美麗笑臉、奔走防控前線基層干部的不畏風險、夜以繼日堅守崗位志愿者們的默默奉獻、無數居家隔離群眾的理解包容……
這一個個動人的瞬間,匯聚成千萬抗“疫”的大愛暖流,激勵全省上下一心、砥礪前行。
我們相信,我們有能力、有把握贏得這場疫情防控戰的最終勝利!
“吉林終有吉臨時,長春定復往常春。”
吉林加油!長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