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長春市加強社區生活物資保障、末端供應,方便百姓采購生活必需品,為疫情期間居民需求提供保障。
在長春市仁益果蔬批發市場,一批果蔬剛剛由北京運至這里,此時批發商正在進行交接。
“每天就有2000多噸果蔬,從這里發往城區。這里的蔬菜大都由北京進的貨。”長春市仁益果蔬批發市場負責人對記者說。近日,市內商超企業、市場、便利店啟動線上營業后,來進菜的人員越來越多。
“ 進了1萬多元菜,包括白菜、生菜、菠菜、胡蘿卜等。”長春新區某精品生鮮超市工作人員如是說。
在位于長春市衛星路一家大型超市,蔬菜包、水果包、調料包占滿了曾經的顧客通道。
為了滿足市民需求,歐亞集團直接從山東、河南、河北、內蒙古等地采購,每天進貨200至300噸,果蔬日庫存近千噸。這些物資經裝卸、消殺后,再運往長春市50多家歐亞門店,滿足市民訂單需求。
歐亞超市衛星路連鎖店店長說,他們在頭一天半夜進貨4車,上午10時會補第二次單,又會有三四車物資到達。
中午,在長春市輝南街遠方超市富豪花園店,超市工作人員正往車上裝給小區居民配送的蔬菜包,記者了解到,這已經是當天的第四次配送了。
為保障供應,遠方超市臨時從沈陽、北京調配貨源,并為每個連鎖店配備專用運輸車輛,將配送半徑擴大到3公里,附近居民可以通過遠方超市APP、微信訂購。超市還開通了語音電話,方便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的老年人采購。
為了提高效率,超市為居民精選品種定制蔬菜包和水果包。里面有白菜、土豆、黃瓜、蒜薹、蔥、姜等14種蔬菜,一份兩兜,居民在線上訂購完,超市工作人員會將果蔬送到小區門口,完成無接觸配送。
長春市民于影順說,他家人口多,這次他購買了兩份,夠吃一周的。“菜來了,我們百姓心里有了底。”
現在處于防疫一線的社區和物業是最忙碌的。在長春經開區某小區,為了照顧所有業主的需求,業主自發組織貢獻資源,沒有資源貢獻力量當志愿者,在群里組織各種蔬菜、水果、雞蛋的團購,還有的業主免費分享口罩。
在二道區臨河街萬科上東區,不僅業主團結,還把物業組織起來了,業主牽頭聯系貨源,定好蔬菜包的價格,然后由物業統計訂單,匯總收款,接收蔬菜包,統一消毒后發放。
位于長春市會展大街附近的嘉惠紅山郡小區,物業是組織者,除了日常核酸檢測、為小區進行消殺等,還幫助200多戶業主代繳天然氣費,協助社區指導業主自發組織自愿者,參與小區的防疫工作,線上組織業主團購蔬菜、水果,消殺后,還幫著送上樓,還解決了小區老人買菜難的問題。
在生態東街附近的偉峰東樾小區,在疫情期間,街道和物業已經為業主購買了兩次蔬菜,每次菜品都不同,確實挺用心。物業還搭建了專業的免接觸的取貨點,組織飲料等商品,街道組織的蔬菜包,消殺后統一存放,業主支付掃碼取貨,安全便捷。
還有的小區是由街道或社區組織菜源,配送到小區物業統一搭建的取貨點,物業完成消殺后,指引業主有序采購,這樣既解決了最后100米的配送問題,也解決防疫安全問題,同時還節省了志愿者的人力。
......
各小區為了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采購,可謂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據了解,為保障民生打通保供堵點,長春市與省外蔬菜生產地和省內各市州建立聯保聯供機制,做好直采和生活物資跨省調運,打通地區之間生活物資運輸堵點。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畢瑋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