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榮幸能以‘大白’的形式,同時擔當了‘專車司機’和‘外賣小哥’兩種角色,在疫情防控期間真正為百姓做點實事。”吉林省法院執行裁決庭四級高級法官助理于通洋說。
3月15日下午,于通洋冒著大雪,主動下沉到長春經濟技術開發區會展街道仙臺社區,承擔接送醫護人員和保障仙臺社區轄區4個小區卡點的取送餐工作。當天晚上6點,他首次到會展中心方艙醫院取餐100份,獨自搬箱裝車,然后分發到4個小區的醫護人員和志愿者手中。晚上,他又開著自家車,分3批將各組醫護人員送回單位或者家中。
看著大家吃上他取送的熱氣騰騰的飯菜,下車后對他再三感謝,于通洋哽咽著說:“我一點都不辛苦,你們才最辛苦!”
眼疾手快、動作麻利,志愿服務中的于通洋充滿了干勁兒。正如他在微信朋友圈中寫的這樣:“戰疫情,我先行。干完‘美團’干‘滴滴’,終于體會到信仰能給予人多么強大的力量,感覺自己從來沒像這幾天一樣帥過。”
單位同事都知道,于通洋是個“老病號”。在他下沉社區進行志愿服務期間,單位領導和同事經常叮囑,讓他注意安全、保重身體。
“大家放心,我能行。作為一名黨員,這時候必須上!”連日來,于通洋每天早出晚歸,獨自一人接送醫護人員50余人次,行程達200多公里,為一線抗疫人員送餐1800余套。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趙夢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