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人們還在熟睡,吳志南就開始穿防護服,戴口罩、面屏、手套……變身“大白”后,又一遍遍重復著手部消毒,隨即新一輪核酸檢測開始了。
吳志南是永吉縣西陽鎮大崗子衛生院的護士長。3月4日凌晨兩點,她接到通知,前往吉林市龍潭區支援采集核酸。來不及和睡夢中的孩子告別,簡單地和愛人交代幾句,她就匆忙和同事驅車前往集中地集合。五點半到達目的地,她就投入到了工作中,一連工作了19個小時。
吳志南很快得知,愛人也下沉駐村支援疫情防控。兩人誰也顧不上家里的父母和孩子,她心里也不是滋味兒,但轉過念來,自己既然選擇了戰“疫”前線,就必須義無反顧,堅持到底。
3月春寒料峭,吳志南采樣時,手經常凍僵。為了節省防護服,減少更換防護服的麻煩,她盡量少喝水,晚上就睡在5張凳子拼成的“床”上,可還沒睡上個囫圇覺,第二天的工作又來了。
在集中采樣時,吳志南總想著動作輕一點,生怕被采樣的人不舒服。她最多一天采了1000余份樣,有時候累得胳膊都快抬不起來了。辛苦過后,她每每想起小朋友送來的泡沫墊、大爺大媽送來的暖水瓶,心里又是一陣陣溫暖?!罢娴母杏X很累,可一看到居民都很配合,又是那么理解我們,讓我很感動?!?/p>
吳志南告訴記者,她印象最深的是爬樓梯。她所在的核酸采集點大多是老舊小區,沒有電梯,上門為體弱多病的老年人做核酸采樣,得一棟棟地走、一層層地爬。她說:“有時一口氣爬7樓,腰酸腿疼,氣喘吁吁,防護服里都是汗,面屏里滿是水霧。等下了樓,走到室外,被風一吹,又來個透心涼?!?/p>
20多天過去了。記者問吳志南:“疫情結束后,你最想干什么?”她不假思索地說:“當然是回家好好陪陪孩子,太久沒見到孩子,真是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