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長春市居民開始進行第11輪核酸檢測,我像往常一樣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身穿防護服、全天在崗12小時,為了保證工作不間斷,所有的社區工作者、醫護人員和我們志愿者幾乎全天站在寒風中,滴水未進、倍感艱辛。”這是來自吉林省交通投資集團的一名黨員志愿者古金子日記中的一段話。
作為志愿者,古金子在每天工作結束后,幾乎都會寫上一篇日記,這既是對自己在防疫一線工作的總結,也是對自己每日工作的激勵。疫情初期,古金子作為吉林省交通投資集團黨群工作部的部長,第一時間報名加入省交通投資集團黨員突擊隊,向所在的公平社區報到,奮戰在抗疫一線。
從3月17日開始,古金子連續在社區做志愿者服務工作,她平均每天在崗12小時以上,風霜雨雪從未間斷。雖然防疫一線工作非常辛苦,但她沒有怨言,也沒有退縮。古金子對記者說:“疫情在哪里,黨員就要沖鋒在哪里,作為一名從事組織工作和宣傳工作的干部,更要沖鋒在前線、戰斗在前線。”古金子的家鄉在吉林市,盡管她的心中也無比記掛著父母的安全,但她毅然投入到志愿服務中。
古金子在忙碌完一天的志愿服務工作后,回到家中又會投入到集團的黨建工作中,不管多晚都會電話詢問、溝通黨員下沉情況,對下沉一線人員就安全防護反復叮囑,確認大家安全。據古金子的同事介紹,自疫情發生后,古金子帶領黨群工作部,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全面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的組織發動和宣傳報道等工作。在此期間,迅速制定《關于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揮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的通知》,通過交投集團微信公眾號發布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倡議書,連夜草擬了交投集團關于開展“下沉社區、戰疫有我”志愿服務通知,組建了有29名員工的黨員突擊隊,并結合每個人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下沉任務。
“作為一名國企的黨務工作者,從企業志愿服務的組織者到一名普通的下沉黨員,從‘敲門行動’入戶排查到核酸檢測信息錄入、核酸樣本收集的各個崗位,我努力找準角色定位、履職盡責。”古金子對記者說,“我的父母也和我一樣,他們同樣奮戰在抗疫一線。母親雖退休,但她仍然在一線履行職責,她會背著核酸檢測用品在給養老院無法出門的老人們進行核酸采集,由于閉環管理不能回家。而因工程停工在家的父親,每日也穿梭在小區的樓宇之間,變身為物資保障‘擺渡人’。”
古金子一家三口,為了同一個目標奮戰在不同的“戰場”上。不管是“掛滿藥袋”的母親,還是“掛滿蔬果”的父親,一個普通黨員家庭,他們盡己所能為戰“疫”貢獻力量。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勃 張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