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他是英勇的“戰斗員”;面對群眾,他是熱心的“服務員”;帶領團隊,他是堅強的“指揮員”。他就是吉林省委黨校志愿者服務隊第一臨時黨支部副書記李春雷。
抗疫“戰斗員”
本輪疫情來得突然,3月9日,吉林省委黨校向全校黨員發出下沉社區、支援基層的號召。決策咨詢中心副主任李春雷第一時間響應號召,3月10日率隊奔赴長春汽開區協助富民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參加抗疫以來,他始終堅持吃住在一線、沖鋒在前沿,連續奮戰20余天不下火線,每天工作超過10個小時。從核酸檢測到配送物資,從人員管控到卡點值守,從環境消殺到宣傳動員,都盡職盡責、忘我工作。截至目前,服務區域覆蓋2個街道8個社區20個居民小區,上門服務1000余戶,累計服務群眾3萬余人次,始終在防疫工作最前沿,踐行著一名黨員的責任擔當。
群眾“服務員”
“基層防疫一線的工作重點就是要面對面做好社區群眾的工作。”李春雷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了解到群眾居家期間存在物資購買難、政策咨詢難、看病出行難等問題。在“敲門行動”中,他總是一戶一戶敲門,一個一個細問,把各種情況牢記在心中,隨后專門從隊伍中選派黨員組成社區便民服務組,對外公示服務電話,建立服務微信群。
他每天早晨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關注微信群動態,了解居家隔離居民的身體和生活情況,統計大家的生活物資需求,積極聯系附近藥房、超市,為群眾“代購”“跑腿”,按照小區單元樓宇進行物資分包、配送,讓群眾不再為采買物資、看病就醫發愁,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
隔離不隔愛,隔疫不隔心。3月20日,一位老人因不會使用智能手機,無法出門采購藥品,電話向他求助。李春雷上樓下樓跑了3趟,把購買好的藥品、蔬菜和主食送到老人家中,并幫助他清理生活垃圾,“辛苦你了!非常感謝!聽著上樓的腳步聲很不忍,一趟兩趟三趟,真是謝謝……”直到離開,老人仍依依不舍,一直揮手告別。
團隊“指揮員”
作為臨時黨支部的副書記,李春雷總是沖鋒在前,特別是遇到緊急情況,他總是第一個出現,及時應對。在3月21日的核酸檢測中,一位70多歲的老人,因低血糖在接近檢測臺時昏倒,李春雷眼疾手快托住老人身體,將老人平著放倒,跪在地上托住老人的頭,迅速聯系在場醫護人員查看狀況,隨后喂老人喝水補糖,片刻后老人逐漸清醒,順利完成核酸采集,趕來的家人感謝著接走老人,李春雷則又快速投入到工作中。
作為團隊的老大哥,他經常關注隊員們的身心健康。上崗前,他自學防疫知識,親身示范,使全隊熟練掌握防護服的正確穿脫,有效確保了大家的安全健康。他還特意找來會繪畫的隊友在防護服畫上可愛的簡筆畫,幫助隊員戰勝對病毒的恐懼,緩解高負荷工作帶來的壓力。
疫情還未結束,堅守還在繼續。李春雷表示,“要繼續力所能及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在抗擊疫情的前沿一線用責任擔當踐行初心使命,齊心協力、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紀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