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日報訊(記者徐巖 徐雁秋)結合“四位一體”包保制度,建立“五化”工作機制,疫情發生以來,長春市朝陽經濟開發區始終堅持“硬”圍擋與“軟”服務相結合,迅速發動商超,為轄區居民、企業提供物資供應,著力打通保供“最后一米”。
細化對接模式。建立“4+N”包保微信群,建立由機關干部、公安干警、社區干部和“三長”組成的“四位一體”樓棟包保模式,推行“點單式”服務、“點對點”配送物資、“一對一”答疑解惑。各小區居民通過微信群訂購蔬菜糧油等生活必需品,由各商超配送至小區門口,再由社區干部、黨員、志愿者接力送貨。
實化服務舉措。黨工委積極與地利生鮮、歐亞等大型商超合作對接,發動域內商超開展線下配送。通過結對包保、企業配送、志愿服務等方式,做好持續保供工作,全力解決民生保障難點堵點問題,目前開發區已向轄區居民發放不同價位的蔬菜包3000余份。同時,面向轄區企業提供“約單式”服務,由各企業向其包保組“下單”,統一組織貨源、落實運力配置、分批配送上門。
清單化精準幫扶。為解決保供“最后一米”問題,為400余戶老年人等特殊人群免費送菜上門,同時開通疫情期間困難群眾求助熱線,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
強化組織保障。強化對保供商超監督管理,督導各經營場所按照防疫要求進行日常消殺,商超工作人員規范防護,每日上崗前后進行抗原自測。加大“三長”、志愿者等運送力量,動員引導更多的黨員群眾參與志愿服務,打通保供通道。
常態化貼心服務。開發區包保人員24小時全天候在崗在線,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進行政策解讀、心理疏導,為重點人群、特殊群體提供貼心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