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下午1點20分,長春市九臺區華恒南山公館小區門前,一車滿載著西藍花、黃瓜、包菜的車輛正在卸貨。
“由區工信局統一調控的這批蔬菜共330件,可以保證小區養老院88名老人和37名工作人員一周左右的供應,老人們的蔬菜保障到位了。”負責城區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九臺區民政局安監科李延軍激動地說。
“算起來,這是民政局送來的第二批蔬菜了,對我們來說,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啊!我代表所有的老人感謝黨、感謝政府。”此時,隔著小區大門,九臺區百善園養老服務公司負責人張永泉熱淚盈眶。
眾志成城抗疫,千方百計為民。
自3月以來,九臺區疫情呈快速上升趨勢。面對嚴峻的疫情防控形勢,九臺區委、區政府壓實責任,多舉措保供,出實招穩價,全力保障居民“菜籃子”“米袋子”“果盤子”供應。
黨旗引領,凝聚起奮進力量。黨委政府領導身先士卒,廣大黨員干部扛著被褥、帶著洗漱用品來到單位,住進社區,與挺身而出的志愿者們一道深入保供一線,把對這座城市的無限深情轉化為一腔熱血,凝心聚力打好打贏抗疫“保供戰”。
4月2日一早,位于鳳凰城小區的疫情防控志愿者們便開始忙碌起來,他們從周邊生鮮超市取到居民訂購的蔬菜包,并快速送到居民家門口。
為充分滿足疫情防控期間居民生活物資需求,九臺區堅持防疫和保供并重,制定《社會面靜態管理期間農貿市場、生鮮超市、便利店等批發零售行業運營管理辦法》和《關于打通居民生活物資保供“最后一米”的工作意見》,在確保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發動社區干部、下沉的機關干部深入一線,通過建立居民生活物資保供微信群,公布超市、蔬菜包明細、社區負責人和采購人員名單,及時收集居民訂單,向開放超市訂購,實現配送到戶。
與此同時,積極發揮社區第一書記,小區第一指揮長、網格長、樓長、單元長的制度體系作用,將工作落實到點位、責任壓實到人,把小區內黨員干部組織起來,在所在小區參加戰斗。把解決好封控力量不足、送菜上門、老弱病殘需求作為重點突破方向,采取積極舉措,贏得了群眾滿意。
4月5日下午1點40分,九臺區文廣旅局辦公室負責人劉琦,他正在負責的南山公館轄區打電話與保供定點超市進行溝通,從3月6日到現在,每天這樣的電話超百個。
“作為包保單位,我具體負責聯系區里的定點保供超市,然后將采購信息發到業主群,居民進行網上訂購。超市每天上午11—12點,下午4—5點進行集中送貨,再由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將物品送到住戶家門口,這種全鏈條無接觸的閉環保供模式,可以說徹底打通了生活物資保供‘最后一米’。”劉琦介紹道。
另外,九臺區還針對低保戶、貧困戶以及有7周歲以下兒童和65周歲以上老人的家庭等特殊人群,先期進行精準統計,陸續免費發放蔬菜包。
4月5日下午2點30分,九臺醫藥超市西橋店志愿者畢曉萍騎著電瓶車來到嘉鵬水岸城二期,把小區居民網上下單的藥品送到小區,經過消毒處理后,再由社區工作人員送到居民家門口,這已經是當日畢曉萍送出的第152份藥品。
“把藥品第一時間送達,是我的責任,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和心臟病的老年人,耽誤不得。盡自己所能為老百姓服務,是一名志愿者應該做的事。”說著,畢曉萍騎上電瓶車奔向下一個送藥點。
“目前全區市場供應整體穩定,貨源渠道暢通。下一步,我們還是要把為百姓服務‘最后一米’解決好,持續提升為民服務溫度,高標準做好百姓物質生活、基本用藥需求等保供工作,讓百姓安心、舒心、滿意。”談及保障物資供應,長春市委常委、九臺區委書記黃憲昱的話擲地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