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小家、顧大家,盡己所能,無私奉獻……自本輪疫情發生以來,長春市晨星志愿者協會的志愿者們便積極投身到抗疫一線,他們身披白甲,不畏艱險、不懼困難,以點點星光匯聚成抗“疫”的強大力量,用實際行動照亮萬家燈火。
長春市晨星志愿者協會會長洪軼杰是擁有兩年抗“疫”志愿者服務經驗的“老兵”,面對疫情,他迅速反應,發揮晨星人才檔案庫的優勢,迅速提檔有多次抗“疫”經驗的優秀志愿者,分別成立核酸檢測、車輛運輸、環境消殺、卡點管控等晨星行動隊,多層次精準開展志愿服務。截至4月5日,長春市晨星志愿者協會已連續抗“疫”27天,共有3730人次志愿者參與抗“疫”行動,覆蓋長春城區、農安、雙陽、公主嶺42個社區,受益群眾達90萬人,累計志愿服務時長27048.5小時,捐贈抗“疫”物資1086504.36元。
“疫”線逆行,保障物資、夯實防線
核酸檢測隊是這次抗“疫”的主力軍,挨家挨戶通知居民下樓做核酸檢測、配合維持秩序、幫助不會操作手機的老人注冊吉祥碼、上門發放自測盒、開車往返運送醫護人員及防疫物資……工作雖然瑣碎繁雜且辛苦,但志愿者們卻毫無怨言,他們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力量,為抗“疫”做貢獻。
在學校、商場、隔離封閉區、綜合市場、封控小區等疫情高風險區域,總能看到晨星消殺大隊忙碌的身影,他們全副武裝,背負著60多斤重的設備巡走消殺。由于防護服內無法穿進過于厚重的衣服,隊員們只能穿輕薄棉服,輾轉于零下10多度的室外和零上10多度的樓道之間,一會熱得出汗,一會又凍得發抖,可手中的消殺機器從未放松。他們及時有效的消毒工作,為市民的生命健康筑起了一道防護墻。
不管幾點、不管多重、不管多累都要第一時間將物資裝上車,保障抗“疫”一線“不斷糧”,這是晨星公益車輛運輸隊的準則。自中宣部、中央文明辦在吉林省啟動疫情防控“志愿服務關愛行動”以來,運輸隊成員主動承擔起接送志愿者、運送防疫物資等工作。為了保障第二天防疫工作的正常開展,他們連續多日深夜集結到長春西站、長春高速西出口,執行搬運、輸送、分派物資等任務,累計出動150人次,搬運物資9000余件,志愿服務時長390小時。
截至4月5日,長春市晨星志愿者協會執行來自北京揚帆公益基金會、成都市慈善總會VS成都授漁公益發展中心、西安上善公益慈善基金會、長春市康贏商貿有限公司、青島海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捐贈抗疫物資1261254.35元,一箱箱N95口罩、防護服、消毒液、護目鏡先后送到青年路街道、紅旗街道、前進街道、柳影街道等50余個街道和社區,為一線人員提供了強有力的防護保障。
點點星光匯聚成抗“疫”“星河”
“咱家志愿者都很累了,讓他們休息休息吧,我們再堅持一下,這車菜明天得早點送到居民手里。”凌晨1點的晨星物資倉庫里,幾個身影正彎腰接力搬運著,為了讓志愿者多睡一會兒,洪軼杰帶領協會各部門骨干默默完成了把蔬菜包裝車的工作。此刻的洪軼杰已經連軸轉了10幾天,大家都勸他要注意休息,他卻說:“居民們都等著蔬菜包呢!非常時期,要有非常態度,我是會長,必須帶好這個頭!”正是他這種“拼命三郎”的精神,鼓舞了晨星全體志愿者的士氣,也堅定了每一個晨星人戰勝疫情的決心。
晨星志愿者馬龍飛已經連續多日沒有回家了,結束一天的志愿工作后,他回到自己的車里和衣而睡。“我家小區現在正處于封控管理,回去就不能再出來了。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我想為抗疫多做點事,索性我就住在車里了。”有關部門得知情況后,找到了他,并為其提供免費賓館,解決住宿和吃飯問題。然而,馬龍飛謝絕了,他笑著說:“我年輕,身體好,累了就在小車里睡一覺,第二天滿血復活!疫情期間都不容易,我就做這點事,不想給政府添麻煩,賓館應該提供給更需要的人!”
哪里有急難險重任務,哪里就有晨星志愿者堅強有力的身影。他們說:“疫情不退我不退,是晨星抗疫的初衷,更是晨星的堅持。相信大家同舟共濟,一定能夠戰勝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