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歲的訾效云是來自長春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本輪疫情以來,他下沉到長春市寬城區站前街道北京大街社區,開展疫情防控相關工作,負責維護核酸檢測秩序、疫情管控點值守等。
從清晨6點半到深夜10點半,16個小時上崗;協助核酸檢測、看守門崗、卸貨……這樣的忙碌,已經持續了10余天。從離開家到社區志愿服務以來,訾效云和家人說的話遠不及和社區居民說得多。一句句貼心的提醒,每天都要重復很多遍。
“作為一名黨員,疫情當前,自當義無反顧,忠實履行職責,為奪取疫情防控的最后勝利盡自己綿薄之力。”訾效云說,為了節省防護服,志愿者們盡量不喝水、少去廁所;拿到盒飯,也時常因為忙碌就先放到一邊。這些天,下過整日的雪,刮過刺骨的風,落過冰冷的雨,而志愿服務大部分時間在戶外,再加上搬運物品,一天下來總是累得腰酸腿疼。
“這是每名志愿者都會面臨的情況,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支援一線就要傾盡全力,任何困難都能克服。”訾效云說。
訾效云所在的志愿服務小組共有4人,由于年紀較長加上經驗豐富,他被推選為小組長。連日來,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解決了很多問題。“這段時間,大家風雨共擔,同心同行。我們約好,等疫情結束后,小組成員出來聚聚,畢竟是共同抗疫的戰友,這種情誼一生難忘。”
每天結束工作已是深夜,簡單吃點方便面等食品,給家人發信息報平安后,疲憊的訾效云很快便能入睡。他說,等疫情結束后,想趕緊返回本職崗位。“刑事審判工作不能耽誤,同時也希望能抽出時間多陪陪家人,這也是抗疫一線志愿者、工作人員們共同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