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年齡大我先上!”
“我年齡小我先上!”
每天在撫松縣援長醫療隊分配任務的時候,都能看到大家為了多承擔一點任務而“爭論不休”。
前隊長唐學宏由于需要回家照顧病重的家屬,中途遺憾退出醫療隊,將隊伍交給了33歲的高榕鍵。高榕鍵在隊伍中屬于年紀較小的,但是卻成了這支隊伍的“家長”,每天都要處理隊員們爭搶工作量的“糾紛”。高榕鍵告訴記者:“我們隊伍現在有39人,但是實際上是40人,因為唐學宏每天都在后方聯系我們,幫我們處理協調很多事情。”
“我們隊伍中有不少年紀大的同志,大家都多多少少有一些身體問題,但是無一例外都在堅持工作,沒有人掉隊。”提到隊員們,高榕鍵的聲音哽咽中又透著驕傲。
3月21日,凌晨一點半,一則通知瞬間打破寂靜長夜——馳援長春,準備出發!撫松縣援長醫療隊的隊員們即刻行動,凌晨四點在撫松縣衛生局門口整裝出發,中午十一點到達長春。簡單安置后,下午一點半就開始“上崗”執行任務,一直忙到凌晨十二點,當天的工作才告一段落。
3月24日,撫松縣醫療隊前往長春市九臺區葦子溝鎮和波泥河鎮進行核酸采樣工作,趕上雨雪天氣,隊員們就在雪地里為村民們做核酸。一天下來,隊員們的手腳早已凍僵,卻一直堅持,平均每人采樣1100份。回到駐地,大家才發現,56歲的王艷蘭腳已經腫得特別嚴重,連鞋都穿不進去了。可王艷蘭卻并不在意,自己一邊按摩消腫,一邊總結當天的工作經驗。第二天,勉強能夠穿上鞋子的她,繼續投入到新的工作之中。
34樓究竟有多高?34層樓的公寓式住宅有多少居民?這兩個問題,臧遠美、宋玉玲、徐小田、王玉霞4個人在實踐中得到了答案。她們從34樓到1樓,逐層逐戶進行核酸采樣。由于空間狹窄,戴著口罩又呼吸不暢,臧遠美的眩暈癥發作,走到15樓時,已經有點站不穩了。大家勸她下樓休息一會,但是臧遠美卻擺擺手,“我沒事,可以繼續。”略作休整后,她又開始繼續進行采樣工作。
事后臧遠美說:“下34層樓需要多久?一般人可能需要十多分鐘,消防員可能需要五分鐘,但是我們用了整整九個半小時,因為我們每個人入戶采樣將近600個。”
這種堅持,在撫松縣援長醫療隊時時刻刻都可以感受到。高血壓的王玉霞一直堅守著自己的崗位、磕破頭的徐峰簡單處理傷口后繼續堅持工作......正是這種堅持,為打贏長春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無限動力。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