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不肆險,安不忘危。今年4月15日是我國第七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我們要以此為契機,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堅定不移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將其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領域和全過程,更好地以系統觀念構建大安全格局,不斷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吉林,全力筑牢維護國家安全的銅墻鐵壁。
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新起點上,結合當今時代特點和世界發展大勢,創造性地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重大戰略思想,指明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國家安全的道路、任務和方略,這是對國家安全理論的重大創新,是新形勢下維護和塑造中國特色大國安全的行動指南,為我們統籌發展和安全、有效應對重大風險、做好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提供了強大思想武器和科學指引。
備豫不虞,為國常道。當前,外部環境不穩定、不確定因素增多,我國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面臨諸多矛盾疊加、風險隱患增多的嚴峻挑戰,任何一個領域出現安全問題,都有可能損害群眾切身利益,甚至影響到國家利益。作為邊疆近海省份、國家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吉林肩負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的重大政治責任。多年來,我省始終堅持推動國家安全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尤其是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堅決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貫穿抗疫全過程,全力以赴打贏打好疫情防控大仗硬仗。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征途上,我們必須進一步深刻把握新形勢給國家安全內涵外延、時空領域、內外因素帶來的新變化新要求,牢牢掌握住維護國家安全的戰略主動權,以如履薄冰的謹慎、見葉知秋的敏銳,切實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疫情防控、安全生產等工作,切實擔負起維護國家安全的神圣使命。
維護國家安全,人人有責,人人可為。任何時候,國家安全都是老百姓最“穩”的幸福。作為最基本的公共產品,國家安全并非抽象的概念、遙遠的事情,也不只是少數人的職責,而是像空氣一樣無處不在,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維護國家安全是全國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要大力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不斷培育和激發人民群眾的憂患意識、涵養全民國家安全意識,讓人人繃緊安全這根弦,擰緊頭腦中的“安全閥”,集全民之智、舉全民之力,全力做好維護國家安全這件“頭等大事”,持續加固新時代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全面筑牢國家安全的鋼鐵長城。
思危所以求安,慮退所以能進。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只要我們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持續保持清醒頭腦、增強憂患意識、強化底線思維、做到居安思危,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就一定能開創國家安全工作新局面,為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營造良好氛圍,助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航船駛向光輝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