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疫情發(fā)生后,千家萬戶的樓道口成為疫情防控的最前沿陣地。守住“樓道口”,為大家提供蔬菜肉類的代購配送服務,下沉社區(qū)的黨員干部成為了主力軍。
“請各位‘第一樓棟長’及時在微信群關注居民需求信息,做好服務和情緒疏導工作。”這是延安街道嫩江社區(qū)“第一書記”王琳在下沉干部微信群中發(fā)的日常工作提醒。
4月5日按照吉林市委組織部《關于下沉社區(qū)或居家黨員干部職工擔任“第一樓棟長”的通知》要求,嫩江社區(qū)臨時黨支部第一時間根據(jù)下沉干部居住實際,委任21名“第一樓棟長”在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開展工作。
“您好,我是咱們的‘第一樓棟長’,這是我的電話,您留好,以后家里有什么困難您盡管找我!”吉林市電視臺下沉干部曲淼在擔任威恩新村B區(qū)3號樓“第一樓棟長”后,第一時間逐門逐戶的走訪了101戶居民,對家里有特殊照顧的老人、兒童、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建立臺賬。她對群眾承諾“有困難盡管找我”,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步行6公里為居民購買胰島素等急需藥品;因電梯故障,爬樓17層為居民發(fā)放蔬菜包、自測盒;情緒疏導,有求必應,曲淼在擔任“第一樓棟長”后,共解決居民訴求29件,居民都親切地稱她為“大管家”。
“我就是咱1號樓的'服務員'!”這是吉林市市政設施管理中心的孫穎在擔任威恩新村B區(qū)1號樓“第一樓棟長”后對自己的定位。
因為1號樓兩個單元都是封控狀態(tài),居民的所有訴求都需要樓長和網(wǎng)格員來解決,買菜、送藥、核酸檢測等都是日常工作,做過腰椎手術的孫穎一層一層樓的跑,一天下來都有些撐不住了,但一想到還有那么多人在等著她、盼著她,她還是咬牙堅持著。她說:“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一名下沉志愿者,能為居民做點實事我感到很光榮!”
自4月5日,嫩江社區(qū)下沉居住地黨員干部擔任“第一樓棟長”,進入居民微信群,亮明身份,公開電話開展工作以來,共接到群眾咨詢、反應問題和尋求幫助109件。事項涉及買菜、買肉、買藥,房屋漏水、低保政策咨詢等多方面問題,“第一樓棟長”們或是自己直接辦結,或是通過黨小組共同商議解決,或是通過臨時黨支部集中研討,第一時間盡最大力量解決群眾的煩心事和難心事,得到了社區(qū)居民的支持和認可。轄區(qū)居民說,“第一樓棟長”的電話是最快捷最有效的公開電話。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任勝章 劉佳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