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我省召開本輪疫情防控工作第48場新聞發布會,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張寶宗通報了我省疫情防控工作的整體進展情況和下一步工作部署。
4月25日,省委書記景俊海主持召開省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擴大)學習會,聚焦事關吉林長遠發展重大問題,省級領導深入交流領題調研成果,為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做好充分準備,強調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切實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旗幟鮮明答好政治答卷,深刻領會“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擔負起“新擔當、新突破、新作為”的重大職責使命;矢志不渝答好發展答卷,加快推動新時代吉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滿腔熱忱答好民生答卷,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心系全局答好安全答卷,堅決肩負起維護國家國防安全、糧食安全、生態安全、能源安全、產業安全重任;務求全勝答好抗疫答卷,全面筑牢疫情防控防線,精心描繪好吉林振興發展宏偉藍圖。省委副書記、省長韓俊出席會議。
昨日,長春市新調整2個區域為低風險區,現有高風險地區1個,中風險地區12個。公布第十四批268個“無疫小區”名單。圍繞減輕企業用工成本,推出“四項措施”: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和工傷保險費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2022年對不裁員、少裁員的企業繼續實施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政策,對服務業中小微企業返還比例提高到60%以上;對符合條件的中小微企業和個人創業者,發放最高400萬和2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對受疫情影響導致償還創業擔保貸款困難的企業及個人創業者予以展期,原則上不超過一年,展期內不再享受財政貼息;對招用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與之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單位,分別給予最多3年和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
吉林市新調整2個區域為低風險區,中風險地區降為9個,區域內無高風險區。指導各醫療機構落實落細院感防控各項措施,嚴格落實首診負責、閉環管理和每日核酸檢測等制度,逐步恢復正常醫療服務。繼續開展志愿服務工作,截至目前,吉林市共有7.18萬名志愿者累計上崗165.46萬人次,服務覆蓋人口達143.9萬。移動、聯通、電信等通信企業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提供信息化防疫產品,全面筑牢疫情防控智慧防線。
在長春市寬城區建立社會面清零“賽馬”考評機制,對寬城區11個街道(鄉鎮)、65個社區和長春市20個市直包保部門疫情防控情況進行考評。在全省范圍內調配警力開展社區防控工作,化解涉疫矛盾糾紛164起,接受群眾求助583次,幫助轉運腎病透析、化療、孕產婦等病患32人。進一步壓實校園防控“四方”責任,“一校一策”實施校園分級管控,健全完善應急處置機制,提高平戰轉換能力。
截至4月25日,全省糧食作物已完成播種535.1萬畝,其中,玉米491.02萬畝,薯類35.37萬畝,小麥8.24萬畝,其他糧食作物0.46萬畝。整體播種進度快于上年同期1.85個百分點,其中玉米快于上年2.35個百分點。
張寶宗說,下一步,全省上下將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堅持科學精準、動態清零,按照“快準嚴細實”原則,切實強化疫情防控責任,一鼓作氣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一方面,突出抓好高質量核酸檢測,聚焦重點部位、重點場所和社會面服務重點人員,加大檢測頻次,根據檢測結果及時規范開展流調溯源,分類實施好轉運隔離,切實把全面消殺全方位消殺做扎實、落到位。精心做好醫療救治,加強隔離點管理提升,落實好防院感各項措施,降低交叉感染風險。
另一方面,動態調整“三區”設置,優化社會面和社區管控措施,穩定物資供應,充實工作力量,持續打通民生保供“最后一米”。在確保疫情防控安全到位前提下,堅持解封不解防、防疫常態化原則,以“五化”工作法,分區域、分行業、分類型梯次有序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復飛復航,結合實際抓好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消費提振等重點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統籌春耕生產和疫情防控,堅持應種盡種、能種盡種,搶抓農時加快春播進度,引導農民安全有序從事農業生產活動,把農村疫情防控陣地守住守好。扎實做好鄉村發展、鄉村建設、鄉村治理等重點工作,切實打牢鄉村振興的基礎。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