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來襲,青年志愿者們迅速出動,奔赴疫情防控第一線,凝聚起一股青年力量。德惠市網絡志愿者協會,就有一群青春洋溢的志愿青年,他們活躍在德惠市抗疫戰場的每一個角落,發揮青春擔當,貢獻青春力量。
“消殺姜凱篷”,醒目的名字寫在潔白的防護服上,姜凱篷說,我要對得起這幾個字。姜凱篷所在的消殺隊負責為市區的檢測點、公交車、學校、居民樓及人員密集的地方進行消殺任務。背著近30公斤的彌霧機,從一樓逐層消殺到頂樓。迷霧機必須用水配合消殺,中間沒有加水點,為防止水箱燒干,姜凱篷必須用跑步的形式完成整個消殺過程。
“向前沖鋒才是青春!”這是姜凱篷的戰斗宣言。每次完成消殺任務后,護目鏡因為“哈氣”早已看不清前方的路,面罩更是能倒出水來,防護服內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由于防護服不透氣,加上汗水的浸濕,一個多月下來,姜凱篷的肩膀勒出了血印,后背起了密密麻麻的濕疹,背起彌霧機鉆心的疼,但姜凱篷從不退縮。用他的話說,年輕人多吃點苦沒啥,睡一宿覺就能滿血復活!從最開始消殺不完一個單元門就累癱在地,到現在的背著彌霧機健步如飛,抗疫的戰場上,姜凱篷已經磨礪成了一員消殺老兵。
“下樓做核酸了”“請大家提前準備好吉祥碼”“保持2米安全距離”……抗疫的日子里,這幾句話成了李欣雨的口頭禪,一天下來,嗓子便已嘶啞。李欣雨起初只是在外圍做疏導人員,后來接到了輔助核酸檢測人員掃碼的任務,于是便從室外轉戰到室內,隨著疫情形勢不斷發展,她的陣地由室內又轉移到了各個小區的檢測點,此時李欣雨又收到了新的任務,成了一名遞管人員。
掃碼人員將小紅管上的信息錄入好后,便由遞管人員查好一組所需人數后交給醫護人員。雖說簡單的幾句話便概括了這項工作的內容,但李欣雨絲毫不敢懈怠。一來一回,整個動作重復了無數遍,胳膊累得抬不起來。
作為青年抗疫突擊隊的一員,辛欣親身體會了作為志愿者的不易。疫情初始時春寒料峭,在手機錄入崗位上,即便被凍得渾身發抖拿不穩手機,辛欣依然在堅持。為了不浪費防護服,辛欣不敢喝一口水,在沒有鞋套的時候,就用塑料袋纏上膠帶充當鞋套,在辛欣眼里,為了抗疫,一切困難都能克服。
“當志愿者不易,但卻也收獲著居民的關心和愛護。一句句溫暖的話語,一句句真心的感謝,在辛欣的心頭蕩漾,堅定了她“疫情不退,我不退”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