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方艙醫院之前,我心里有些忐忑。到了這里后,我在付出的同時也收獲著感動,這給了我勇氣和力量。”首批入駐吉林市第三方艙醫院的青年志愿者楊陽對記者說。
楊陽是吉林市小海鷗幼兒園的幼兒教師,疫情發生后便參加了抗疫志愿者隊伍。
3月12日凌晨2時20分,自吉林市第三方艙醫院開始接收第一批患者起,楊陽便承擔著搬運物資、集中消殺等工作。在這些平凡瑣碎的工作中,她感受著暖暖的人間真情。
一天晚上,一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下了轉運車后,每看到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她都深深鞠上一躬。楊陽說:“從那時起,一種強烈的使命感和責任感油然而生,我下定決心,一定盡自己所能為患者服好務。”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楊陽特別熟悉小朋友的需求,所以特意帶了彈簧小人、助力汽車等玩具。有天晚上熄燈前,一個四五歲的小男孩哭起來,他爸爸怎么也哄不好。楊陽連忙過去,溫柔地說:“寶貝,不要哭了。你要是保證不哭,阿姨明天給你帶玩具。”聽了這話,小男孩笑了。楊陽說,這件小事微不足道,可男孩的爸爸特別感動。
3月15日是楊陽的生日,她像往常一樣回到駐地,發現小伙伴給她準備了生日蛋糕。楊陽獨自坐在蛋糕前,許下心愿。她說:“今年這個生日我終生難忘,還特意拍了段視頻,提醒我不要忘記愛與被愛。”
3月26日下午,病區里傳來嘹亮的歌聲,醫護人員、志愿者和患者揮舞著五星紅旗,共同唱響《我和我的祖國》。楊陽和另一名志愿者李奕臻就是這場活動的組織者。
原來,楊陽每天看到疲憊的醫護人員和焦慮的患者,就一直琢磨怎么能讓大家放松一下。她找到方艙醫院后勤管理負責人周曉云,說想在病區搞點文體活動。周曉云非常支持,后經請示上級,同意了她的建議。
楊陽是幼師,有耐心,策劃能力強;李奕臻來自一家養老機構,非常了解老年人的想法和需求,兩人來個“臻陽光”組合,攜手主持了這場活動。
很快,以“方艙醫院午后‘臻陽光’時間”為主題的活動就開幕了。活動中,作為主持人,楊陽還請方艙醫院醫療組負責人和護士長分別講話,他們真誠、鼓勵的話語深深感動了在場的所有人。一些患者喊道:“醫護人員辛苦了,感謝你們!”“你們是最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