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前,抗擊非典,他迎難而上;2年前,迎戰新冠,他三次走上抗疫一線;今年3月初,攻克奧密克戎,他披甲為家鄉而戰。投身醫學36年來,他“竭盡全力除人類之病痛”的誓言與初心從未改變。他就是2022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肺病?腫瘤中心主任王檀。
面對榮譽,王檀說的最多的是“這是國家和人民對中醫的肯定。”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襲武漢、肆虐湖北。我省迅速組建支援湖北醫療隊,王檀名列其中。
“我國古老悠久的中醫藥學有著充足的疫情防治經驗,一定要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抗疫中的獨特優勢。”疫情伊始,還沒有明確的針對性治療方案,王檀前瞻性提出新冠肺炎“寒、濕、瘀、虛、痹”的中醫病機,推動《長春中醫藥大學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方案》的制定與更新,研制“除濕防疫散”作為預防方劑,并獲批院內制劑。
在武漢雷神山醫院,他帶隊3天組建完成C8病區,第一個帶頭進艙。為了摸脈準確,他不懼危險,只戴一層醫用手套,對患者望聞問切、辨證用藥。他還把肺康復的理念傳播到方艙中心的每一個角落,全程深度介入治療,不給病毒可乘之機。46天救治75名患者,中醫藥治療參與率達100%,創造了“醫護零感染、患者零死亡、安全零事故、治愈零復發,人員零投訴”的戰績。
3月初,我省突發疫情。面對傳播力更強的奧密克戎變異株,如何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地對癥攻克奧密克戎是首要關鍵性問題。
王檀率隊入駐長春通源方艙醫院,他第一時間進入病房,對患者進行望聞問切。經過長達3個小時的查房后,王檀立即根據查房所得到的臨床信息,同時結合武漢雷神山、舒蘭、通化等地抗疫經驗以及本次奧密克戎傳播的特點,并對其他定點救治醫院反饋的患者臨床特征進行提煉、分析、總結,形成了《長春中醫藥大學寒濕疫(新型冠狀病毒—奧密克戎感染)防治方案(第六版)》。
“從中醫角度講,本次新冠病毒奧密克戎變異株仍為‘疫毒’,發病的基礎為肺脾氣虛、寒濕偏盛。病機特點是在寒濕的基礎上,早期以‘邪郁肌腠,寒熱錯雜’為主;犯肺患者呈現‘寒、濕、瘀、虛、痹’等病證;少部分患者尤其是重癥會出現“癰”變。”王檀指出,奧密克戎變異株與以往不同的是,其感染呈現了年輕化、強傳染性、無癥狀感染者及輕癥居多的特點。
“因此,本輪疫情在預防方面尤為重要,應該針對密接及次密接人群、病毒感染暴露的高危科室醫護人群、暴露于確定或臨床疑似病例的人員、中高風險地區人群及社區人群進行及時預防,同時在常規防護基礎上以除濕防疫代茶飲處方進行預防,以改善人體寒濕狀態,提高機體免疫力,減少群眾新冠感染風險。”王檀說。
在治療方面,通過多次的查房、會診,針對發現的問題,王檀提醒醫護人員應該注意分方而治;保持內外通透,治療上先表后里,或表里同治;注意分層辯證;保持大便通暢;保護胃氣5方面事項,可以有效提高臨床療效及安全性,并對感染者后遺癥的發生有截斷作用。
同時,王檀不斷更新完善針對“奧密克戎”病毒感染的防治方案,優化工作流程及管理模式,定期主持召開線上視頻會議,對全省重型、危重型患者遠程會診,為全省一線工作人員制定預防方案。
截至4月28日,王檀帶隊累計收治患者4068人,為患者提供“一人一方”辨證施治方案,做到了應服盡服,取得了良好效果。
臨床數據顯示,有癥狀的患者在服用中藥后2—3天癥狀可明顯減輕,患者服用中藥后,1天退熱率為72%,3天退熱率為96%。根據國家第九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出院標準,截至4月28日,王檀團隊累計治愈出院患者3799人,與武漢疫情相比轉陰時間明顯縮短,且均無轉重及危重型患者。對出院居家隔離患者,繼續給予7天中藥,鞏固治療效果,防止復陽。
大疫來時更顯醫者本色。王檀始終堅定中醫藥自信,用切實療效將“相信中醫”寫進了患者的心中,在兩年來的抗疫大考中交出了出色的答卷,先后榮獲“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進個人”“‘吉林好人?戰疫先鋒’標兵”等稱號,并入選第二屆全國名中醫公示名單。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張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