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冠疫情發生后,省人防辦積極響應號召,沖鋒在前,多位黨員志愿者下沉長春市綠園區鐵西街道青川社區,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他們的身影。
在抗疫初期,來自省人防辦的李東白、李忠鳳二人第一時間在社區報名成為第一批抗疫志愿者。由于疫情突然,剛開始整個卡點只有一張小桌,三月長春的天氣又非常寒冷,她們沒有叫苦叫累,每天克服種種困難堅守卡點,在大雪中也依然堅持連續執勤5個多小時。隨后,省人防辦又有9位黨員志愿者在完成本單位抗疫任務后,積極報名參加了青川社區志愿者隊伍,在社區安排下負責卡點執勤、巡邏、為居民發放物資等社區服務任務。
為更好地發揮本單位志愿者集中優勢,省人防辦黨組迅速指導成立青川社區臨時覺支部,并提供防護裝備、組織安全防護培訓,在保證大家的安全情況下定目標、定要求,全力支持志愿者有序開展防疫工作。
臨時黨支部成立后,志愿者隊伍心更齊、方向更明確,干勁也更足了,大家紛紛奮勇爭先,有困難一起想辦法,發現問題一起去解決。整個支部擰成一股繩,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由省人防辦志愿者負責的卡點被居民稱之為“最有人情味的卡點”,他們在嚴格執行防疫規定的基礎上,還耐心幫助不能出入的居民解決各種難題。社區內有很多患有慢性疾病的孤寡老人由于封控無法住院治療,志愿者就幫忙去買藥送藥;有的居民家里的爐灶打不著火需要購買電池,志愿者就幫忙買好了送上門;還有居民線上購買生活物資,也是由志愿者在卡點消殺后轉送到家。志愿者們急百姓所急、想百姓所想,不僅及時解決了問題,更安撫了居民焦急的情緒,大家都說:“人防卡點的志愿者最好!”
由于省人防辦的黨員志愿者們工作認真負責,社區一旦有一些緊急任務時,第一個聯系的就是省人防辦青川社區臨時黨支部,“接單”“跑腿”成了志愿者的日常。志愿者在嚴格執行卡點執勤巡邏任務的同時,還擔負起核酸檢測輔助、分裝發放試劑盒、為居民配送生活物資等工作。志愿者都笑稱,自己有“多重身份”,不僅是卡點掃碼登記檢查員,還是核酸檢測掃碼員、消毒員、秩序維護員、環境消殺員,更是快遞員、是搬運工、是服務員……雖然工作繁重,但志愿者沒有怨言,積極完成各項任務,成為社區防疫的有力助手。
據省人防辦青川社區臨時黨支部書記劉彤介紹,支部的志愿者中50歲以上人員占70%,最年輕的44歲,年紀最大的57歲。青川社區基本都是老式的居民樓沒有電梯,運送物資、上門核酸檢測、發放試劑盒等工作都需要爬樓梯,沒一會兒大家的防護服里面都濕透了,頭發、衣服都像水洗的一樣的,但沒有人有任何怨言。特別是入戶核酸采樣,既危險又辛苦,幾個小時下來,汗水完全濕透,人累得都不能動了,但大家都是主動靠前,爭先恐后,擔當作為。大家還在完成社區交辦的任務同時,積極幫社區出主意、想辦法。“社區辦公室空間比較小,分裝試劑盒容易造成人員密集。于是我們支部的李東白、李忠風、蔣愛華和閆立榮幾位女同志就主動提出,把試劑盒帶回家分裝,分裝好了再帶過來為居民發放。”
4月28日,省直機關結束下沉工作,但因為卡點需要繼續,在社區力量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們二話不說全部轉為志愿者,利用“五一”假期繼續執行卡點執勤和輔助核酸采樣等工作。堅守在抗疫一線一個多月,省人防辦青川社區臨時黨支部志愿者們凝聚在黨旗下、沖鋒在最前列、服務在群眾中,他們的付出贏得了社區工作人員和廣大居民的認可,他們用實際行動筑起疫情防線,守護千家萬戶。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