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突擊”,能打勝仗!在長春市朝陽區南湖街道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有一支由44位“大白”組成的抗疫“小旋風隊”。4月25日,是這支隊伍持續進行抗疫工作的第52天。這些天里,全隊“零感染”,沒有一人掉隊,打出了一場艱巨而漂亮的硬仗。
疫情初期,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黨支部書記兼主任陳鳳有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快速響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在44位職工中,有27人可以進行核酸采樣工作,除此之外,還組建了后勤保障組、信息組、轉運組等多個工作組。經過周密安排,中心信息組與南湖街道做好各類人員信息對接工作。分類編排完成后,第一時間組織核酸采樣組深入轄區開展工作。每次核酸采樣結束后,工作人員要對采樣信息逐一進行核實,常常忙碌到深夜。
核酸采樣組除了在固定點位開展核酸采樣,還要抽出時間深入重點居民家中,為300余名居家特殊居民上門采樣。轄區內老舊小區多,人員居住分散,全副武裝的“大白”們每次完成工作,都累得氣喘吁吁,全身都已被汗水浸濕。
在這場戰疫中,服務中心的黨員總是戰斗在最艱苦、最前沿的地方。采樣組組長劉海波被大家親切稱為封控樓“樓長”,面對風險高的封控樓,他總是沖在最前面。劉海波的妻子在高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夫妻二人都是醫護人員,留下6歲的孩子和奶奶在家。核酸樣本轉運組潘勇,克服嚴重的腰間盤突出癥,始終堅守在崗位上,保證樣本轉送到位;物資保障組谷禹作為物資4人組唯一的男同志,每天往返于區政府和20余個流動采樣點之間,補充防疫物資……
3月份天冷時,“小旋風隊”核酸采樣組的隊員在室外工作,最高峰時一人采了1256個樣本,做手消時,手套外邊已經結了冰碴。白天忙完各項工作,凌晨突然接到“追陽”任務,隊員無論多累,都會迅速穿戴好防護裝備,拎著采樣箱出發……“2小時內保質保量追到位”是隊員給自己定的硬性指標。
除此之外,轄區內還有800多位慢性病患者及其他有就醫需求的人群,需要“小旋風隊”及時提供幫助。為慢性病患者購藥,與藥商一遍遍溝通,成了隊員們的常態。3月末,轄區內一位懷孕38周的高危二胎孕婦確診陽性,需要及時轉運到醫院,“小旋風隊”連夜緊急為孕婦做核酸,在核酸檢測報告沒出來時,一直反復與有關部門溝通,最終該孕婦及時得到安全轉運。
由于管理嚴格,各項措施到位,在抗疫的52天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44位成員“零感染”,這支關鍵時刻挺得住、能戰斗的團隊,在戰“疫”的征程中以奉獻顯擔當,綻放出別樣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