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下防護服、摘下護目鏡,看著鏡中的自己,王東雪這才發現,自己的臉上留下了護目鏡形狀的印記。過去的50多天里,她一直堅守在社區疫情防控的第一線,用腳步將那道看不見的“防護網”織得結結實實。
王東雪是長春市經開區的一名網格長。長春市本輪疫情暴發后,她開始“身兼數職”,是網格樓棟的“管理員”,每天摸排核實居住人員信息;是居家隔離觀察人員的“服務員”,要按時走訪、檢查隔離情況;又是防疫措施的“宣傳員”,和同事一起在社區巡邏,提醒大家切莫放松警惕;還是社區居民的“跑腿員”,在小區群里告訴居民,有需要隨時聯系……
在多輪核酸和抗原檢測工作中,王東雪會認真安排好每一個細節,確保不出紕漏。每天早上,王東雪都早早到崗和志愿者們一起分裝試劑盒,然后迅速發到每一戶居民手中,對年齡較大的老人,她還要耐心細致地講解操作方法。
王冬雪在為居民配送蔬菜物資。 受訪者供圖
王東雪介紹,疫情期間,她負責“照顧”的居民有1061戶。在保供期間,社區工作者每隔2-4天就要為居民訂購一次蔬菜包,解決大家的吃飯問題。“手機每天消息不斷,要解答居民各種問題,有時早飯要忙到晚上才吃。”
近日,長春市全域降為低風險地區,王東雪卻依然很忙。“不過與前一段比,要輕松多了,現在繼續排查省外風險等級地區返長人員,居家隔離的還得為她們買菜、送菜、倒垃圾。”
在疫情形勢最嚴峻的那段時間,王東雪所在小區有一位臥床的88歲老人,與89歲高齡的老伴同住,子女均在封控區無法出門。了解到該戶老人的情況后,王東雪決定親自照顧這兩位老人。此后,王東雪每天要為老人送3頓飯,直到解封。
戰疫近兩個月,王東雪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無論是核酸檢測、入戶發放試劑盒,還是為居民訂蔬菜包、藥品,她用行動守住了轄區居民的健康和平安。(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