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旗插地頭,春耕備耕生產不能落。”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和龍市崇善鎮古城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王萬寶迅速集結一支由黨員干部、村“兩委”成員等10人組成的“春耕支農服務隊”,積極開展支農助耕志愿服務活動。
“通往古城村的道路封控,我們挨家挨戶地走,和村民‘拉家常’,問問他們有啥困難和需求。”王萬寶告訴記者,“農戶們面臨著缺少農耕物資、物流運輸不暢等困難。”4月20日,“春耕支農服務隊”通過開展入戶走訪,掌握了60戶村民所需生產物資。
為確保農資能及時進村入戶,服務隊隊員們紛紛當起了“聯絡員”,多方協調農資經營戶,做好春耕備耕期間柴油、化肥等生產物資的供應。同時,加強農資供需調劑,對農產品和農業生產物資運輸車輛優先通行,確保春耕備耕生產所需物資運輸暢通。
“農時不等人,多虧服務隊送來的柴油,我這心里踏實多了!”古城村村民邱德晨一邊在田間忙碌一邊說道,話語里滿是感激。
為了減少村民外出,服務隊組織“接單”為村民配送上門,既解決種植戶難題,又減輕疫情防控壓力。截至目前,累計配送種子、化肥共70噸。
連日來,服務隊奔走在田間地頭,戴著口罩,扛起農具,幫村民平整土地、除草施肥……以實際行動當好春耕備耕的“勤務員”。
“每村只保留一個出入口,設置卡口,安排值班人員,加強值守,引導農民在做好自我防護的前提下有序下田,種好個人的‘一畝三分地’,實行‘兩點一線’作業模式。”王萬寶向記者介紹,他們引導農民以家庭為單位,做好嚴格消毒和防護,分時下地,分散勞作,有效避免了人員聚集。
“春耕支農服務隊”精心挑選崇善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的技術人員組成技術指導組,積極開展送政策、送技術、送幫扶工作,采取“對點對戶”分散交流方式,下到田間地頭,為農戶開展技術指導服務。
“建議采用拖拉機配液壓雙向柵條翻轉犁將秸稈翻埋入土,翻耕深度30厘米以上……”“翻后采用對角線法用輕耙將垡塊耙碎,耙深14厘米左右……”“翻地作業最好在土壤含水率18%至22%的條件下進行……”技術指導員周晨聲正詳細地給村民邱德晨講解秸稈翻埋的注意事項。
“我們生產時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指導員都能對癥下藥!”邱德晨連連稱贊道,微信督促村民加強病蟲監測預警,及早準備好藥劑藥械,適時開展應急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