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重要關頭,越能映照初心;越在關鍵時刻,越顯使命擔當。
本輪疫情發生以來,省委組織部和全省組織系統廣大干部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省委工作要求,在疫情防控中組織有力、沖鋒在前,攻堅克難、攻城拔寨,發揮了重要作用、作出了應有貢獻。
強化組織領導,凝聚堅強合力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省委組織部迅速進入迎接大戰大考、務求決戰決勝的戰斗狀態,第一時間發出《關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助力堅決徹底阻斷社會面疫情傳播的通知》,隨后又陸續發出多份《通知》《一封信》《倡議書》,向全省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公務員發出了全面抗擊疫情的動員令。
全省組織系統帶頭扛起政治責任,自覺在疫情防控大局中勇于擔當、奮發有為,把力量和資源有效組織起來,全力以赴為打贏疫情防控戰斗提供堅強組織保證。
省委常委、組織部長張恩惠率先垂范,帶頭深入封控區、管控區指導檢查,火線指揮社區管控工作,破解堵點難點問題。省委組織部領導班子中,3位成員駐守機關,24小時在崗在位,隨時協調聯絡,統籌調度,解決問題;5位成員帶隊下沉疫情最嚴重、斗爭最艱苦的長吉兩市督導檢查,組建26個督導檢查小組,駐點一線查找工作漏洞和突出問題,每天奔赴街道、走進社區、深入小區,有效提高核酸檢測質量效率,有力推動社區管控責任落實、任務落細、措施落地。
堅決擔負起省委賦予的社區管控和核酸檢測督導組職責,切實發揮組織優勢,統籌調度省直機關工委、團省委、省公安廳、省民政廳、省衛健委、省政數局等部門協同作戰,成立綜合、監督檢查、社區管控、動員培訓4個專項工作組,強化社區管控工作的全面領導、統一指揮。成立6個實地考察監督組,由省委組織部領導班子成員帶隊,對各市(州)開展全覆蓋督導指導。
在長春社會面清零攻堅階段,省委組織部部領導赴寬城區兩個困難最大的街道督導調度,緊盯“硬骨頭”,現場“拔釘子”,建立“賽馬”考評機制,以嚴格考評促進全面實現清零目標。
根據疫情形勢和社區管控突出問題,從快從緊、從嚴從實落實各項社區管控措施——
及時下發《通知》,提出分區分級嚴格管控、嚴密有序組織核酸采樣等8項具體要求。
組織發動全省58.4萬名社區工作者、機關事業單位干部、公安干警、“三長”、志愿者等下沉基層,全面充實工作力量,做好卡點值守、社區巡查、矛盾化解等工作,加大核酸采樣點秩序維護力度,錯峰錯時組織居民有序開展核酸采樣,保障社區管控有力有序。
在社會面清零的關鍵階段,火速集結3萬余名居家辦公的省直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向所在社區報到,及時補充了社區管控力量缺口。在長春抗疫緊急時刻,協調200名醫護工作者緊急馳援,及時解決醫護力量緊缺困難,有效緩解能力不足壓力。
編制《社區工作者、下沉干部和志愿者抗疫工作指導手冊(1.0版)》,有力指導下沉人員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編制各類工作手冊、教材等318種,制作抗疫課程、微課9574門,全省累計培訓一線抗疫人員600余萬人次,有效幫助提高抗疫能力。
編發《疫情防控明白卡(1.0版)》,線上線下同步推送,幫助群眾了解掌握防控常識、采樣規范、便民服務等內容。
積極組織“無疫小區”創建,發揮示范引領作用,調動居民群眾參與疫情防控的積極性主動性,為有序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創造條件。
統籌下沉干部、物業員工、志愿者等各方力量全力保民生,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米”……
各地組織部門按照本地疫情防控領導小組有關要求,積極承擔核酸檢測任務,強化組織,健全機制,精準實施,較好完成本地多輪次大規模核酸篩查工作。
全力構筑堡壘,烈火淬煉真金
關鍵時刻,危難關頭,黨組織就是主心骨。全省7.9萬個基層黨組織立足各自職能和特點,切實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密切聯系群眾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的工作優勢,構筑起疫情防控的堅固防線。
強化黨建引領,省市縣三級城鄉基層治理委員會迅速轉換為抗疫戰時指揮部,1900余個街道社區黨組織切實扛起屬地防控責任,建立黨委領導、分級組織、全面推進的立體防控格局。
全面落實五級書記抓防控責任制,確保防控工作上下貫通、執行有力。組織全省69名市縣黨委書記深入抗疫一線,900多名鄉鎮、街道書記帶領班子成員分區分片包保1.1萬個村、社區,加強對轄區內疫情防控的統一領導、統一調度、統一管控。
強化社區網格化管理,織密織牢基層疫情防控網絡。全省村和社區劃分為6.8萬多個網格,以居民小區為最小作戰單元,選派第一書記2638名,嚴格落實街道人員、社區網格員、基層衛生員、民警、志愿者“五包一”防控責任制,建強街道、社區、網格、小區、樓棟五級防控體系,發揮“三長”聯動機制作用,強化“紅心物業”服務管理職能,筑牢社區疫情防控防線。
各地組織部門迅速推動社區網格從“治理單元”轉換為“戰斗單元”,充分發揮專業社工、網格員等人員主力軍作用,由大戰區轉到小陣地,化整為零、各個擊破,使社區成為抗擊疫情的堅強支點。
深入開展“敲門行動”,精準落實防控舉措。組織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挨家挨戶“敲門”“掃地”,實行對重點人群到戶見人、對重點區域全員覆蓋、對難點住戶專人包保,全面掌握人口底數,切實摸清人員信息,推動核酸檢測應檢盡檢,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實現對特殊群體精準上門服務,有效防范社區風險隱患,提升社區保供質量。
各領域黨組織協調聯動作戰,農村基層黨組織堅持抗擊疫情和備春耕工作兩手抓,保證科學安全備耕;企業、學校、兩新黨組織積極開展物資供應、幫扶救助、志愿服務、捐款捐物等工作;物流、快遞、配送等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組織主動參與疫情防控志愿服務……
哪里有疫情,黨組織就建到哪里,哪里就有黨的堅強領導。全省各地在居民小區、隔離點、方艙醫院、前線指揮部、醫療救治組、志愿服務隊、集中核酸檢測點等疫情防控一線成立臨時黨組織1.05萬個,讓黨旗在戰“疫”一線高高飄揚。
一線考察識別,樹立鮮明導向
使奮戰者無憂,讓勇敢者篤行。省委組織部把激勵干部真抓實干擺在突出位置,樹牢獎優罰劣鮮明導向,制定落實激勵引導全省各級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奮勇爭先、擔當作為的具體措施,充分發揮考察考核的“指揮棒”作用,引導廣大干部堅定扛起責任,全力抓好疫情防控任務落地落實。
把疫情防控一線作為考察識別干部的第一戰場,聚焦省委疫情防控要求,深入重點地區、重點部門、重點領域,了解掌握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政治素質、宗旨意識、全局觀念、駕馭能力、擔當精神等實際表現,同步指導各級組織部門動態考察識別干部戰“疫”表現,建立“戰時檔案”,對實事實績實情詳細記錄,加強綜合分析研判,作為班子調整、干部使用的重要依據。
堅持有為者有位、能干者能上、優秀者優先,及時提拔使用表現突出、堪當重任的優秀干部,各市(州)、梅河口市火線提拔干部219人,有效激勵各級干部強作風、敢擔當、善作為。
突出政治擔當監督,聚焦重點任務監督,出臺在疫情防控中加強干部擔當作為監督《十條措施》,明確7個方面情形嚴肅查處問責,對失職失責的干部進行組織處理,切實形成有力震懾。
積極發揮組織保障優勢,統籌用好各級黨費,慰問疫情防控一線人員,支持基層黨組織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有效釋放正向激勵效應。
黨員奮勇當先,彰顯初心本色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是對黨員干部的一次集中考驗。“讓我上”“跟我上”……全省170余萬名黨員盡銳出戰,全身心投入抗疫斗爭。
深入開展“逆行有我”“黨員就在身邊”“我是黨員我先上”等活動,組建黨員先鋒隊(突擊隊)近2萬個,設立黨員先鋒崗4.4萬個,劃定黨員責任區4.1萬個,以實際行動帶領群眾共渡難關,切實做到哪里最危險,黨員就沖鋒在哪里。
長春市、吉林市火速從機關、企事業單位、黨員志愿者中選派黨員組建突擊隊5994個,承擔起核酸采樣、敲門掃樓、物資配送等“急重難”任務。
“3月15日接到通知后,大家報名踴躍,僅用1個半小時就集結90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當天下午,42名黨員攜物資奔赴九臺。”長春市直機關黨工委王一鳴告訴記者,抵達九臺的第一個夜晚,他們開展核酸檢測操作培訓、協助完成試管封箱、整備物資,縱使困頓和勞累,也沒有一人停下來休息。
在長春市疫情防控最關鍵階段,來自四平、通化、白山、梅河口等地的1.8萬名黨員干部和醫務工作者火速集結、星夜馳援,為堅決打贏長春疫情防控保衛戰注入了強大信心和力量。
“我志愿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一場場特殊的新黨員入黨宣誓儀式,一聲聲鏗鏘有力的宣誓話語,讓人熱血沸騰。據悉,我省共在抗疫一線發展黨員700余名,為抗疫一線黨組織帶來新的戰斗力量。
為進一步凝聚力量、鼓舞士氣、堅定信心,我省組織開展“抗疫一線黨旗紅”“黨旗在疫情防控一線高高飄揚”等宣傳活動,集中報道抗疫一線黨組織和黨員的感人事跡,通報表彰抗疫先鋒4975人,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
從城區到村鎮、從社區到醫院、從團隊到個人……黨徽閃耀吉林大地每一個角落。在全省組織系統的推動下,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在關鍵時刻和危急關頭,踐行著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的豪邁誓言,在抗疫“大考”中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