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5月27日)的“誓言與忠誠——黨代表風采”專欄,我們走近中國工程院院士、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玉。擁有40年黨齡的他,始終把農民當作朋友,把汗水灑在廣袤的大地上。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 李玉:
入黨正好是40年零一個月,入黨宣誓的時候,確確實實也向黨保證,作為一個黨員,應當以為人民服務為宗旨,聽黨的話,堅決跟黨走,要事事沖在前面,這些年,如何能夠不忘初心,一以貫之地為農民服務,做農民的朋友,真正為吉林省的農業作出我的畢生貢獻,是我一直以來或者今后應該去完成的一個光榮使命。
李玉人稱“木耳院士”,是食用菌領域唯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作為“全國脫貧攻堅楷模”,他在全國40余個深度貧困地區開展扶貧工作,率隊在各地建立了31個食用菌技術推廣基地,幫扶800余個村,用小木耳幫助3.5萬多貧困戶實現脫貧,形成致富大產業;作為中國為黏菌新種命名的第一人,李玉帶領團隊深入原野森林,用數十年時間,搜尋到6萬余份標本與菌株,繪制了中國菌物資源分布的版圖;作為吉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總負責人,李玉把食用菌培訓課堂開在田間地頭,在汪清、琿春等地建起百公里蘑菇科技扶貧長廊,把黃松甸鎮打造為享譽全國的黑木耳之鄉,在吉林磐石建成我國單體最大的靈芝生產基地,在和龍建成被中國農技協授牌的“桑黃科技小院”,走出一條我省林區經濟轉型發展的新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吉林農業大學教授 李玉:
吉林省是中國糧食的壓艙石,省委省政府提出來,要實現“千億斤糧食”的宏偉目標,應該說感到我們農業科技工作者肩頭的擔子的沉重和使命的光榮。
牢記誓言,與農民一起摸爬滾打,李玉將對黨的深情與初心深深根植在田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