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在長春農博園“建設新吉林 奮進新征程”主題展廳,由省科協等單位主辦的長春農博會科普大集活動如火如荼舉行。
“今年,科普大集的主題是‘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爭當農業科創先鋒’。與往年相比,本屆科普大集具有場地更加寬敞、主題鮮明、示范引領性強、現場互動性強、參與單位多等特點。”省科協副主席穆曉東說。
農博會科普大集活動與2022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吉林省主場活動同時舉辦。其中,2022年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吉林省主場活動旨在為基層群眾帶去便民益民、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文化科技衛生服務;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行動成果展展示了行動實施兩年來,專家服務團征集地方需求近百項,立項支持項目31個,組織近300名專家深入9個市(州)30多個縣(市、區)開展“五大助力服務”活動110場次,解決生產技術難題20余項,培訓基層農技人員800多人,直接服務群眾1.1萬余人次的最新成果;科普大集作為農博會中“產業示范與科普教育”板塊的重要內容,是農民了解政策,收集信息,學習知識,借鑒經驗,見識新產品、新技術的極好機會。
亮點多,活動多,本屆科普大集為了讓科普走進生活,多角度全方位設計活動,實現惠民“零距離”。
來自稻漁科技小院的吳旻致力于研究適合本土飼養的稻漁種植技術。他對記者說:“很多人看到咱們省有這么大的螃蟹,還以為是南方空運來的。其實,咱們吉林省可以養大蟹、養大蝦。科普大集就是非常好的契機,把我們的技術和種養模式傳播出去。”
這是科普大集上交流服務活動中的一幕。在現場,專家咨詢服務臺和線上交流咨詢臺隨時開放,省科協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團專家、科技志愿服務總隊專家、鄉土專家正針對農民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問題,開展技術指導、對話交流、答疑解惑,省鄉村振興健康醫療服務團成員也在開展健康義診服務。
據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創傷中心綜合病區主任姜南介紹,向他咨詢慢性疼痛病的患者較多。針對這部分患者,他會為其列出相應名單,讓患者對后續治療有相應認識。“科普大集節省了患者掛號的時間,我們能直接面對面問診交流,這使活動層次和功能更加豐富。”
在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行動成果展上,分設了七大板塊,圖文并茂、內容豐富地展現了我省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專家服務行動的主要工作內容及服務成效。
活動現場,吉林省農民科學素質知識競賽現場競答吸引了參觀群眾的目光,每天至少兩場競答活動、充分利用現場舞臺、安排主持人循環組織現場有獎答題,可以在廣泛宣傳科普知識的同時,富有趣味性地推介農業新技術、新品種,拉近與農民朋友之間的距離。
無論是成果展上的動人故事,還是妙趣橫生的活動內容,本屆科普大集把科技的種子撒在了參觀群眾的心中。專家解答、一對一精準農技服務更是把致富的鑰匙交到了農民朋友手中。作為給農民群眾搭建的科普宣傳陣地,科普大集正為我們送上豐富的科技饕餮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