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扣時代脈搏,準確把握“三農”發展的新形勢、新任務,第21屆長春農博會不斷創新,常辦常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圍繞農業穩產增產、農民穩步增收、農村穩定安寧,集中展示現代農業發展的新產品、新技術、新設備、新成果,搭建引資引智引技、品牌推介、貿易洽談、產銷對接及交流合作新平臺。
從2000年到2022年,從第1屆到第21屆,長春農博會規模和影響力不斷擴大,實現了從水泥地到黑土地、由夏季舉辦到冬夏聯動、由政府臨時抽調辦展到成立常設機構的轉變,實現了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新設施、新模式的迭代創新。
本屆農博會以“發展數字農業、引領產業發展、增強交易功能、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共安排“品牌展銷與設施裝備、產業示范與科普教育、經貿論壇與賽事活動”三大板塊32項展示與活動內容,集中展示農業高新科技成果,搭建農產品交易平臺,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讓我們走進農博園的各大展區,感受我省農業日新月異、扎根沃土、不斷調整、完善升級的成果展示。主、輔展館1-5號展廳,薈萃了來自國內外各地的名優農產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字農業企業、供銷特色農產品和食品機械,全國聞名的吉林大米、長白山人參、吉林雜糧雜豆、長白山人參、長白山食用菌、吉林優質畜產品、吉林梅花鹿等“吉字號”品牌企業優質農副產品紛紛亮相,“吉林巧姐”等市集讓市民大開眼界,一飽口福。
進入占地5.3萬平方米的農業裝備展區,耕種收全程農機化配套機械、植保機械、儲運加工機械、農業工程施工機械及大型農機具一應俱全,劃分為“無人農場(智慧農業)裝備”“黑土地保護裝備”“全程農業機械化裝備”三個板塊,并現場進行高新智能農業機械裝備示范演練,促進農業機械化轉型升級。
在大田技術模式區,12個室外種植小區星羅密布,集中展示示范農作物、蔬菜、果樹、雜糧雜豆等優良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同時展示其轉化(中試)的深加工農產品,提供免費品鑒。農民朋友可以在該區內了解到更多的優良農作物品種,先進種植技術等。
移步于高新設施農業展示區,首先看到的是農博園核心技術裝備——6萬平方米連棟智能溫室,集成國內外高新科技農業、設施農業發展的成果,融合了觀光農業、創意農業的內容,集示范性、觀賞性、科普性于一體,包含高新無土栽培區、規模化無土栽培展示區、基質栽培技術展示區、熱帶果樹園、鮮切花卉園等7個特色種植區,規模之大、科技含量之高國內少有,直追當今世界設施園藝的最前沿。
此外,菌菜產業、君子蘭花卉、農村人居環境、精品畜牧業產業、優質農資產品等均有單獨展示區,示范推廣適用于我省農業產業發展的新技術、新設施和新模式,進一步體現示范性、觀賞性和實用性。
作者:吉林日報全媒體記者 閆虹瑾